工匠、商人、士兵、学子。
数万顷土地,在筛选了所有权之后,只留给了灵国的农民,赋予他们私有制的权力。
每年的农作物,与国君府会进行六四分账。
(农民拿六成)而最终,剩下来的五万倾土地,归于国有制,由国君府打理。
此刻,徐灵正坐在朝会大殿的宝榻上,群臣之外,一名上大夫缓缓站了出来,手里拿着折子,正在对徐灵汇报详细的土地数据。
此人身穿一件黑白曲裾,冠服郑重,乃国君府土地局的局长,管治夫。
此人,曾参与过二十七个县百名官员贪污案件。
密侦司秘密将线索扼制在了国君府高层,也算是,徐灵再次给予他们的一次机会。
从那以后,管治夫再也没有犯过同样的事情,这一切,都在密侦司的检察视野里,土地局的肥水相当多,下面的人为了讨好他,送了一些礼物,管治夫虽然一心忠于灵国,但人确实是有贪欲的,他也没有抵挡住这份贪欲,收下了。
“二十七个县,其中,大芝邑两千亩,泊都九千亩,清古县四千两百亩,扬龙县……”
他在念,徐灵在听。
五万倾土地,归为国有,这是很大的一片利润。
待管治夫全部念完,徐灵才缓缓开口:“五万倾土地,这是我国君府的一次重要胜利,其中,左相居功至伟,全体官员,为左相鼓掌!”
群臣早已习惯了徐灵的一些新式手法。
鼓掌之类的事情,也经常都在做。
有时候科技突破了,全体鼓掌,有时候打仗打胜了,全体鼓掌。
徐灵在这种潜移默化之中,让群臣明白,鼓掌是一种荣誉。
那他们也愿意这样去做。
姜遥站出来,向徐灵行礼:“微臣只是尽了一些绵薄之力,不敢说功。”
“姜伯不必过谦,寡人本想重重赏你,但却发现,是赏无可赏啊,你已是我灵国最高权位的丞相,劳苦功高!寡人敬你一爵!”
说罢,徐灵拿起了案上的酒樽。
然后,一饮而尽。
姜遥诚惶诚恐,连忙跪下:“微臣不敢,担不起君上敬酒。”
徐灵笑眯眯的说:“担得起,你姜家,为我大灵,做了一件好事。”
“这都是微臣应该做的。”
“好了好了,寡人也不和你来虚招子。”
徐灵招了招手,另一边的右相矩光便站出一步,向徐灵行礼后,大声道:“姜伯劳苦功高,赐,钱十万,玉十万,金十万,各宝物器具,两千六百五十件,姜家乃功臣,赐,姜蛰上大夫爵,姜尚中卿爵,姜泉上大夫爵,其余姜家六十九口人,赐,金玉器物,钱币财帛,十万!”
姜遥快要吓死了。
这是有史以来,徐灵赏赐给他家最多的东西。
姜蛰是他的嫡子,姜泉则是他的庶子。
都在这次游说中,帮到了大忙。
徐灵不但明察秋毫,而且还一一记在了心里,并且做出了赏赐。
虽说,姜遥的忠诚度已涨无可涨,但他的忠心,却是日月可鉴。
“姜伯为了我大灵的政局,牺牲了太多,寡人,与朝中群臣,会永远记得你所做的事。”
徐灵起身走下来,握了握姜遥的手,真诚道:“辛苦你了。”
殿下群臣也早似排练过一般齐声道:“辛苦姜伯!”
姜遥老泪纵横,哭喊着跪在徐灵脚下:“只要灵国能走向强大,微臣,宁愿一死!”
“错,你决不能死,我大灵就需要姜伯这样为家,为国,为寡人的忠臣!”
徐灵大手一挥:“史官!”
下一秒,史记局一位上大夫,化共工,战战兢兢的站了出来。
他今年已六十多岁,是灵国唯一一名掌管修史的官员。
“记录在册,襄王十六年五月十八,灵国左相姜遥记大功一件,为我大灵农业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美名千古流传!”
“遵命!”
化共工行礼颔首。
史官只记真实的故事。
无论朝局怎么动荡,国君是昏庸还是明德,他们都不会做出任何修改。
这是作为一名史官应有的修养。
姜遥什么时候享受过这种待遇?
不但犒赏全家,还记录在史册上,这辈子,也算值了。
徐灵微微一笑,他所做的一切,当然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