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无论在哪个国家,吏治都是一个大问题。
只是在灵国,因为徐灵系统神眼的关系,能透视出官吏卿臣的数据,最重要的是,能看穿他们的忠诚值。
这样的能力,被徐灵沿用至今,从未丢弃过。
这就导致国府上上下下所有官员忠心不二的爱国爱君。
他们之间,少有矛盾,但都识得大体,懂得进退。
没有那种贪得无厌,结党营私之人,即便有,也都在这之前被徐灵清扫出去了。
而在之前,因为世族阶级还存在,因此一直没有扫干净。
走到今日,徐灵才蓦然发现,由于世族阶级被彻底清除,吏治居然也跟着干净起来。
所以说,古代还是以家族为核心来治国的。
无论是国君还是卿大夫,背后都是一个个的家族。
他们有土地、人口、奴隶、各种产业,维系着家族的运转,同时也维系着一座城邑或数座城邑的运转。
现在,土地全部国有,世族阶级被横扫一空,重商抑农,加上灵爵公司的股份制度成立。
一件件新生制度,带领着灵国走向了一条正轨,而且发展前进的速度,越来越快。
春秋时期,人民尚未开化。
更何况这个年代,儒道法墨名诸子百家都没有出生。
灵国就是一张白纸,加上这么多年的报纸洗脑和信息开发与挖掘,灵国早已具备了很多后世国家都不具备的素质。
徐灵也渐渐的将治国理念,归咎到吏治上。
因为灵国已经好起来了,走向正轨。
这个时候,吏治如果清廉干净,国家就会蓬勃的发展,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而如果吏治不干净,国家问题就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吏治是治国之根本。
吏治好了,经济才好,生产才好,制造才好……
这个顾舟,徐灵必须得时刻注意,如果有一天他的忠诚值跌破了70,那后果不堪设想。
70点以下,经过徐灵多年来的摩挲,得出一条结论。
就是他会私底下干一些不好的事情。
会开始行动起来。
而只要维持在70以上,就算有些私心,他也是不敢做的,不会去开始行动,而只是一个蠢蠢欲动的想法。
这是一条分界线,徐灵必须严加把控才行。
别忘了,老左相姜遥,还没有死,可以随时让他顶替职责。
虽然因为其嫡子姜蛰的关系,触犯了条规,但徐灵并没有妄杀姜氏全族,而是让他们迁居到了东绛。
替补随时都有。
一个顾舟,即便再有才华,徐灵也不能让他来干涉,让灵国步入深渊。
因为人一旦得逞一次而没人发现,就会得寸进尺,贪念会越来越大。
徐灵已经好几次亲眼看见过,忠诚值跌破70以后,那可是呈几何倍数的跌落,直到归零。
只有少数人能心回意转,比如彭杰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唉,也不知道彭杰在江东,干的怎么样了……
……
灵国出台的二十三条新政,被改了名字,原本叫做战时维稳新政。
但因为这样会暴露灵国想要打仗的想法,因此被故意隐藏,开始在灵邑周围的几个工业区里开始试点。
然后慢慢的延伸到工局,再到整个灵邑。
整个过程,没有小半年,很难得出结果。
整个冬天,灵国进入了改变前的蛰伏与蜕变。
又是一年腊祭,过了腊祭立春,天地初开,一片生机。
远在江东种地的彭杰,花白的胡子,穿着一身农夫套装,带着一批人开垦田地。
日光照耀,背向太阳。
埋头劳作了那么久,彭杰已经利用自己的双脚,走遍了江东四县。
他拜访了湖下、福州、广门,甚至还去了南海边上游历,踏遍千山万水。
由于彭律己远在灵邑,彭氏一族得到敕封,爵禄不低,每个月都有火龙军的传令兵,替彭杰送信,并为父亲带来钱财,供他生活。
因此,即便江东四县非常落后贫瘠,但彭杰的日子也并没有过的多惨。
相反,在得知彭律己晋升九星小元帅以及火龙军统领之后,彭杰更加战战兢兢,为灵国开垦田地。
前段时间,南军去了一趟卫鲁,回来以后,又被彭杰再次征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