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秦穆公离开了秦国边境。
他来到楚国,赶赴前线战场,速度不快,朝着楚东边境缓缓前行。
秦穆公还是在犹豫,自己也没有下定一个决心。
他是迫于晋楚的压力,才来到这里的。
然而,秦穆公并不知道,一封来自徐灵的信件,正快马加鞭送到他手里。
此时此刻,秦穆公正在秦楚交界的地方,远近都是一片平原,一座座小山丘拔地而起,再远的地方,则是被一片浓雾包围。
雾气漫天,秦穆公下令缓速前行,不要着急。
亲兵们警惕起来,出了秦国边境以后,他们速度就放慢了。
一是要保证秦穆公的安全,二是要防止外敌的入侵。
现在他们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刺杀秦穆公,即便是有,大概率也应该是灵国的刺客。
“穆公,再有十几里,我们就要到楚国边境了。”车外,随行的卿大夫隆戌轻声禀告道。
“唉……”
秦穆公叹了口气,并没有说什么。
马车发出叮铃叮铃的声音,马蹄捆绑了铜铃,这是为了防止在迷雾中失散,有铜铃声便可循声集合。
“隆戌啊,你说……寡人做得对吗?”沉默良久后,秦穆公终于开口询问。
“君上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都是为了秦国子民着想。”隆戌显然对秦穆公的提问很诧异。
君主是不应该质疑自己的。
“可寡人老是觉得,这么做,于秦国并不好啊。”秦穆公又叹了口气,心情很纠结。
“君上不必多虑,等到了前线大营,一切便可知了。”隆戌骑在马上,笑着对车里作揖。
车帘被掀开,露出秦穆公苍老的面孔,胡须皆白,他满脸的凝重,看向前路被迷雾遮盖的那片天地。
“隆戌,此话怎讲?”他问。
“微臣认为,灵国并不会因此而责怪秦国,相反,君上跟灵公早已互有约定,灵公这个人,虽然有些残暴,可对于契约和协议,他可从未违背过啊。”隆戌仔细思索,眉头紧蹙的回答道。
“寡人并未于灵公签署什么契约,只是口头约定而已。”秦穆公苦笑。
“即便如此,相信灵公也应该明白君上犹豫的心情。”隆戌好好的劝慰了一番。
实际上,隆戌代表的还是秦国最顶尖的一脉氏族。
但他从未在秦穆公面前说一些容易激发矛盾的谏言,都是以温和与平静的态度,客官的去看待问题。
所以,秦穆公很喜欢这位大夫,这次上路,把他也带了过来。
参加联军,最重要的就是客观,而隆戌符合这个条件,还能在秦穆公犹豫进退的时候,带给他最大的静心,使他镇定。
虽然,隆戌才华有限,无法提出什么建设性意见,但光是有这种劝慰的能力,就足够了。
“在这里休息一阵吧,半个时辰后再继续上路。”秦穆公说道。
隆戌再次作揖,命令亲兵们停止前进,就地休整。
秦穆公带来的这帮亲兵,都是骑兵出身,每个人都有马匹,行进数日,倒是需要一波修整。
秦穆公本人,也是想晚点抵达目的地,这样也会给他更多思考的时间。
突然。
天地之间散漫的迷雾骤然一紧。
隆戌从怀中拿出一支怀表,这是灵国工局的最新产品,拥有的人并不多,因为这种表价格很贵。
无论在什么地方,白天还是黑夜,拿出怀表,立刻就能知道时间。
“君上,现在是午初二刻,再过半个时辰出发?”隆戌问道。
怀表上的刻度是十二时辰制,这样方便古人辨认时间。
只有徐灵看的怀表是二十四小时制,这是他私人定制的君级怀表,通体内铜外金制作而成。
“这个灵公,真是个奇才,此等机巧之物,不知他是如何想出来的。”秦穆公笑了笑,看见隆戌低头拿出怀表,有些感慨。
“灵公自然有才华,否则,灵国也不会在他的执掌下,变得如此强盛了。”隆戌笑道。
“隆戌,你说,灵公会不会派人来找寡人?”秦穆公突然想到,徐灵总不会坐视他加入联军。
结果话音刚落,远方便响起了马蹄声!
周围的亲兵‘唰’的一下立刻全部站起,警惕十足的盯着迷雾前方。
马蹄声越来越近,内行人一听就知道骑的乃是秦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