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明末霸主 > 第十二章 游标卡尺

第十二章 游标卡尺

得知郑宏、郑伟俩兄弟这样的能工巧匠就住在肃州城附近,赵剑寒没心思再看别的东西了,他急忙带着李叔和董云山离开这个集市,准备到城外的郑家村去走访一趟,请他们打造一些制作工艺要求较高的工具,顺便考察一下他们的真实水平,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

如果他们确有真才实料,赵剑寒就准备和他们结交一番,谈谈冶金和机械加工方面的先进技术,估计能够吸引住他们,想来像郑氏兄弟这样的大匠师不会计较自己的年龄吧,如果能成为忘年交,赵剑寒就准备请他们帮忙制造箭形弹。

设计一种枪或者弹药都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需要经过反复的实验才能定型,不是一两天能够搞定的,如果不顺利的话甚至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赵剑寒对此非常郑重,如果郑氏兄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项目中来,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另外,保密方面也是一个大问题,箭形弹一旦开发成功,可以直接用于目前世界上流行的火绳枪,从而大幅提高火绳枪的性能,赵剑寒可不愿意自己的发明最后便宜了别人。现在明朝的统治阶层保守而又腐败,一两件新武器挽救不了明朝覆灭的命运,最后这一利器可能会落入外族的手里,甚至会让鸦片战争的历史提前上演,如果出现这种结果,赵剑寒会成为中华民族的罪人。

所以赵剑寒准备稳妥行事,哪怕用的时间多一点,也不能操之过急。

郑家村离肃州城不远,不用一个时辰,赵剑寒他们就到达了目的地。与嘉峪关那边的村落不同,这里属于肃州平原,村子周围有很多林木,环境好了很多,房子大都是用木头和土坯做的,看起来有些老旧,估计他们的生活也不算富裕。

随便找个村民一问就打听到郑宏、郑伟兄弟的住处,没走多远就看到了一间较大的木工作坊,相隔不远就是铁匠铺,两个地方都有几个年轻人在里面劳作,据介绍这些人都是郑宏、郑伟俩兄弟的徒弟。

赵剑寒准备请这两个大匠师制作的工具是游标卡尺,这是前世技工们常用的工具,精度可以做到百分之二毫米,如今条件有限,赵剑寒希望他们能做到十分之一毫米精度,其中的难度非常大,足以验证他们的水平了。

明朝关于长度方面的度量衡主要是丈、尺、寸,最细也就是到分,相当于3毫米多,对手工作坊来说基本上够了,可是对工业生产而言实在是太大了,绝大多数机器零件,如果尺寸相差3毫米,基本上是不可能组装起来的。

赵剑寒准备在现行的长度单位上增加厘、毫两个单位,仍然采用十进制,一厘等于十分之一分,相当于零点三毫米,一厘等于十毫,如果加工精度能达到毫这个级别,应该能满足以后相当长时间内工业发展的需要。

对于重量、容积、温度和时间单位赵剑寒也有类似的设想,不过饭要一口地吃,他决定首先从长度单位开始着手,而游标卡尺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这一次仍旧是李叔上前交涉,看到有生意上门,一个徒弟赶紧到后院去找他们的师傅。虽然郑宏、郑伟俩兄弟是远近闻名的大匠,但是这个时代工匠的社会地位并不高,当然也不存在摆架子的问题,没等多长时间,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就出来了。

此人身高一米六十多,长得比较结实,一张国字脸,两只眼睛很有神,身着一件灰色棉袄,一边走一边说道:“客官需要什么尽管说,我们郑记一定会让你们满意的。”

老人说话的声音很大,显得中气十足。旁边一个徒弟介绍道:“几位客官,这就是我们的郑宏师傅,你们有什么要求就和郑师傅说吧。”

李叔知道小公子对这个郑宏很感兴趣,因此十分客气地和郑宏打招呼,说了一些久仰大名之类的客套话,然后说道:“这是我家的小公子,他今天特意从肃州来这里找你,想请郑大师打造一把比较特殊的尺子。”

郑宏有点奇怪地问道:“尺子?肃州城里有很多卖尺子的,你们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这时候,赵剑寒上前一步,躬身行了一礼,说道:“郑大师,我想知道自己的一根头发的粗细是多少,商铺里卖的那些尺子都量不出来,我听说郑大师是远近闻名的大匠师,你能帮我打造一把这样的尺子吗?”

赵剑寒准备为难一下这个郑宏,人的头发直径基本上不超过零点一毫米,现在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尺子能直接测量出来,看他如何应付。

“能测量头发丝的尺子,天下有这样的尺子吗?难道他们是来消遣我的?”郑宏闻言脸色变得有点难看了,他这才注意到身材矮小的赵剑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