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东特意问了各地自然灾害的情况,老二奇怪地问道:“老三,你以前从来不关心这些事的,今天怎么了?”
赵振东叹了口气,说道:“我也是被逼得没办法,朝廷拨下来的军饷每年都在减少,士卒们怨气很大啊!在这样下去,军中士气全无,如果蒙古人前来叩关,后果不堪设想。”
一旦蒙古人打进关来,平民百姓财产有限,随时可以逃跑,赵家家大业大,跑都没处跑,数百年积累的家当可能会被一扫而空,所以老大赵振北闻言大惊,急忙问道:“三弟,你可是西北军第一猛将,难道连你也镇不住那些士卒吗?”
赵振东回答道:“如果家人吃不饱肚子,谁还有心思打仗?肃州卫今年逃跑的军户就有上百,这还是太平年代,如果真的打起来,逃跑的只会更多。”
老二赵振南也是长叹一声:“朝廷也难啊!我大明泱泱大国,一年的税收只有区区几百万两银子,我们这些官员微薄的俸禄都经常拖欠呢,很多江河的河堤多年没有修缮了,辽东更是一个无底洞,一个小小的后金,打了这么多年,耗费了无数的钱粮,敌人却愈发做大,真不知道那些带兵的是怎么打的。”
随后他又想到兄弟的身份,两忙补充道:“三弟,我可不是怪罪你,那边的将领要是都像你这样,早就把后金平定了。”
“兵无战心,谁去也无用。”赵振东摇摇头,随后想到儿子说过的话,压低音量问道:“二哥,你在平凉,消息灵通一些,有没有听说暗地里有人给后金偷运粮食和铁器?”
赵振南也低声回答:“是有些传闻,主要是山西那边的一些大家族在干,听说东北那边出的价钱很高,走一趟收获颇丰。”
赵振东听到这里默然无语,他能感到自己的后背正在冒出丝丝的凉气,大明朝似乎正在向儿子所预料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