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就可以让炼钢的过程顺利完成。
于此同时,转炉炼钢还可以让镜铁矿中的锰元素留下来,产出低硫、磷而高锰的优质钢,这种钢材非常有利于锻造,是生产枪管、炮管的好材料。
这种炼钢方法节约燃料,炼钢的时间较短,其生产效率比以前的炼钢方法提高了百倍以上,欧洲的工业革命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转炉炼钢的发明。二十世纪实现了空气分离之后,人们将转炉改进为氧气底吹转炉,一直沿用到二十一世纪。
转炉有这么多优点,赵剑寒当然也想利用,其炉体成圆筒形,内衬耐火材料,分为碱性材料和酸性材料,赵剑寒早就指导工匠们以白云石为主要原料,做出了性能较好的碱性耐火材料,问题是炉体结构需要用钢材搭建,制作的时候要用到轴承,还有,生产过程中空气的吹入实现起来也比较困难。
顾名思义,转炉在生产的过程中是能够转动的,其炉体一般是用钢板制成的,通过托圈、耳轴放在支座轴承上,操作时用机械倾动装置使炉体围绕横轴转动,这些部件制作的难度相当大,赵剑寒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些折中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