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攻打兰城的诺羌部队刚刚离开兰城,便遭遇到一场来势凶猛的沙尘暴,眼见着前方的远处天都暗了下来,刚刚离开兰城不过十几里的大军不得不调转马头返回兰城。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整整的在兰城的上空肆虐了两天,在城内的地面上铺了一层厚达四指的沙土后,这才意犹未尽的继续向东南方向前进。
当他们等到天气终于放晴,再次启程赶往丰城的时候,已经是三天以后的事情了。等到大军来到丰城北门外约四十里的时候,前面负责探路的斥候回来奏报,丰城外正在进行激战,正在攻城的此番出征的主将薛平,让他们速速赶到丰城的东门加入战斗。
要说起来,诺羌自从正式对外用兵以来,一直都是依靠强大的武装力量,给对方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迫使对方放弃抵抗,从而兵不血刃的拿下对方的城池。
此番之所以兵分三路,同时对三座城池发动进攻,也并非是薛平疏忽大意,实在是因为这三座城池的城墙并不算高大,加之城内的守城官兵也并不多,再加上作为这三座城池的粮食输出地且末,已经被他们拿下,没有粮食来源的三座城池,仅仅依靠放牧收获的牛羊,是远远无法支持他们的消耗的,所以薛平才会决定兵分三路去攻取这三座城池。按说他的这个思路也并没有错误,在他看来三倍于对方的兵力,即便是对方负隅顽抗的话,也足以令他将城池攻打下来的。
然而,出乎他的预料的是,可能是和丰城外的河里出产美玉和金沙有关,丰城内的百姓民风极其的的彪悍,当见到前来攻打他们的诺羌军队只有三千人马时,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拿起手中的武器保卫自己的家园,避免再次出现像吐蕃占领这里时期那样遭受到严重的剥削。这也使得前来攻城的薛平心情非常的郁闷,因为对方根本就不肯给他解释的机会,甚至就连派出一个士卒前往城门附近喊话,他们都会毫不客气的用弓箭将他赶走。
无奈之余,薛平只好下令攻城。尽管是已经下令攻城,但是薛平还抱着一线希望,既希望对方能够在见到己方的武力强大之时,能够放弃抵抗,又想尽量的减少己方士卒的伤亡,毕竟训练这样一支部队耗费了他太多的心血,再往后恐怕再也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而且还是心无旁骛的去训练一支这样的部队。所以一上来并没有发动强攻,只是吩咐弓箭手在对方的射程之外,向对方发动压制性的打击。
但是他却没有想到,他这么做的后果一是令己方士卒的士气受到了打击,而是让对方误以为他们的实力不过如此,从而更加的坚定了保卫家园的信心。
第一天的战斗就在这么不痛不痒的状态下结束了。回到军营以后,薛平终于有时间让自己平静下来思考问题,经过一番反思他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是为时已晚,对方的信心已经在自己无意间的衬托下树立起来了,要想改变这一不利的局面,就必须让对方见识到诺羌军队的强大攻击力,只有当对方意识到根本就无力抵抗的时候,才会乖乖的投降。
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当他第二天上午准备发动猛攻的时候,天色突然间大变,天空中刮起了强风,紧接着便见到西方的地平线上升起了黑烟,久居沙漠边缘的人都知道,这是要起黑风了,也就是沙尘、沙尘暴、扬沙等天气。薛平赶紧下令取消攻城计划,所有人都赶在沙尘暴到来之前加入到加固营盘的工作当中。
整整的两天时间,天空中风沙肆虐,如果站在营帐外面,有一种随时都会被风吹上天的感觉。即便是脸上蒙上了面纱,飘在空中的沙粒打在脸上仍然是一阵火辣辣的。
第三天上午,沙尘暴虽然扭扭屁股继续向东南方向走了,但是却留下满地厚厚的一层沙粒和浮灰,踩到上面软绵绵的不着力。而士卒们一动不动的在帐篷内窝了两天,渴了饿了就喝一口事先准备好的凉水,啃两口干粮,此刻浑身软绵绵的一点力气也没有。看到这个情况,薛平也只好无奈的下令在休息一天,等到士卒们恢复了气力再与城内的守军作战。
经过了一天的休整,诺羌的士卒们终于恢复了体力和士气。第二天一大早,便对着丰城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猛烈的进攻。说是猛烈的进攻,实际上也就是在发起进攻的时候,杀声震天罢了。丰城城外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树木,这样一来就没有办法制造大型的攻城器械,而丰城临河而建,没有攻城器械连护城河都过不去,又能发动怎么样的猛烈进攻呢。
结果就是双方依旧像第一天那样,隔着护城河杀声震天的互射弓箭。护城河距离城墙还有一段距离,诺羌的弩箭射程远,好歹还能够射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