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达命令的时候没有说清楚,还是传令兵的理解出了错误,总之叛军在这个时候突然间敲响了代表收兵的铜锣。
这个时候正在与陌刀兵交战的叛军士卒至少还有三千多人,原本就已经被诺羌陌刀兵强大的攻击力吓得胆战心惊,这时中军突然间敲响收兵的铜锣,他们先是一愣紧接着便想到:此时收兵不就意味着自己的这条命岂不就可以保住了?惊喜之余纷纷掉头便往回跑。
他们这么转头就跑不要紧,原本是上来支援他们的那五千步兵,此刻就在他们身后几十步的地方,当听到鸣金收兵的命令后,刚刚转过身往回走,就被后面跑过来的那三千人给冲进了队伍当中。原本整齐划一的队伍被这些人一冲,立刻便乱做了一团,等到他们在军官的指挥下好不容易重新整理好队形的时候,先前冲乱他们队形的那三千士卒早就跑到他们的前面去了。而这个时候诺羌的陌刀兵已经到了他们的身后,而诺羌的骑兵们这个时候已经从两侧超越了他们,直奔前面正在逃跑的士卒而去,顷刻间双方便混站在了一起。
但是,不论是陌刀兵对阵叛军的步兵,还是骑兵对阵正在四散而逃的溃卒,都拥有绝对的优势,更不要说还是从他们的背后发动的攻势。顿时间战场上的八千多叛军的士卒便陷入了绝对的被动当中。叛军的主将见到这个情况后,已经没有心思再去追究是谁下达了错误命令的责任,赶紧下令剩下的部队退回到城内。
然而诺羌的近万骑兵此刻已经猛扑过来,叛军的士卒这个时候都想抢先回到城内,但是城门只有那么宽,一下子根本就不可能让近两万人都退进城内,在你争我抢的情况下,城门口以及吊桥上挤成了一锅粥,结果就变成了谁也无法进入到城内。
排在后面的叛军主将见到情况不妙,知道要想在对方到来之前退入城内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当即便带领着手下的骑兵队伍,撇下了近两万的步军不管,自己绕城而逃。等到叛军剩下的部队发现情况不妙,也想绕城而跑的时候,诺羌的大部队已经来到了近前,无奈之余为了活命只好放下手中的兵器投降。而先行进入到城内的约三千人马以及留守在城内的两千人马,在见到大势已去之后赶紧从对面的城门逃出,其余来不及逃走的部队则全部成为了薛平的阶下囚。
至此整个战斗宣告结束,薛平以一万人马对阵叛军三万人马的情况下,由于对方的一系列的失误,最终以杀敌近万获胜而告终。而这近万的战果当中,只有不到七千人是诺羌士卒杀死的,剩下的约两千人都是在叛军试图退回到城内时,在吊桥之上相互厮杀或者落入水中而死的。而薛平为这场战争所付出的代价不过是不到五百人的伤亡,而且其中阵亡的数量还不足百人。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低的伤亡,实际上也并不难理解。叛军的步兵方队是以短刀兵为主,后面辅以弓箭兵。短刀兵在面对陌刀兵这样的重步兵的时候,想要破开他们身上铁罐子一般的铠甲实在过于难为他们,他们身后的弓箭兵的射程,还及不上诺羌连弩兵的一半射程,自始至终都被连弩兵压制的死死地,根本就没有什么机会射出手中的弓箭,这也是诺羌人损伤不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不到五百人的伤亡代价,俘获了一万五千名以上的叛军士卒,这笔帐怎么算都是非常合适的,雷霆的脸上不再是阴沉的表情,转而流露出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