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真郁闷!要我去听闻寺!这不就跟出家一样么?”山间传来一男子抱怨的声音。“父亲这招可真够毒的!”
马蹄声声,折断的树枝满地皆是。少年策马徐行着,冠玉俊容,可话一出口,却让人对其印象大打折扣。
眼看就快到听闻寺,少年的心情就越发的凝重。
要不是父亲有话在先,他也不会被逼到这里来。唉,怪只能怪他生性懒散,不愿掺和那些江湖之事,才答应父亲来这颇为偏僻的听闻寺“静修”。
少年想了一路。不知什么时候,他已到达听闻寺外。
看着听闻寺的匾额,少年无奈的摇了摇头,磨蹭了好半天,才翻身下马。住持方丈在门口迎接。
“庄少侠。”
“救难大师。”庄竹留形象式的回礼道。挤出的笑容却比哭的还难看。
“庄少侠请进。贫僧已为少侠备好斋菜。”
少年姓庄,名竹留。是金陵庄家的二少爷。生性风流的他之所以会答应父亲来听闻寺,完全是因为他不想去参加近日要在冥山举行的武林大会。父亲很聪明,深知庄竹留本性。于是他要求庄竹留,若不参加武林大会,就去山上的听闻寺静修。我会帮你打理好一切,你在那里的情况,我随时会询问方丈。
庄竹留自恃天不怕地不怕,但面对父亲,他总是硬不起来。也不知是因为自小对父亲就有一种胆怯的心理呢,还是太孝顺。
这一点庄竹留知道,方丈大师也知道。
随后,庄竹留被方丈大师引进了寺内的后堂。方丈为庄竹留准备好的斋菜。其实也只不过是清粥馒头。庄竹留看着桌上的饭菜,不仅心想,这寺院无酒无肉,斋菜又如此清淡,就算是饿死他也不会吃这样的饭菜。
“请庄少侠慢慢饮用。贫僧告退了。”方丈正要出门的时候,庄竹留拦在了门口。
“这。”
“少侠还有何吩咐?”
“这。这饭菜。”庄竹留看着桌上的饭菜咽了咽口水,这样的斋菜,实在是难以作食。于是他说道:“好了好了,我看我还是跟大师去诵经吧。”
“那也好。庄……”方丈的话还没说完,庄竹留就先一步出门。这个地方,他简直一刻也不想多待。可是没办法,父亲大人的命令,他还没到胆子大到不敢不从的地步。所以,他也只有勉为其难。
方丈看着庄竹留的背影,不禁摇头叹息。现在的年轻人,都是如此玩劣难改。
快到午时的时候,便从寺庙中传来阵阵诵经声。
听闻寺大厅,众弟子以及庄竹留皆盘膝坐于蒲团之上,跟着寺庙众弟子一起诵经念佛。
天性好动的庄竹留怎耐寂寞,经念到一半,他便睁开眼,见周围的人都闭着眼认真的念经,于是他在众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悄悄的溜出了大厅。
本以为无人知晓,可他又怎么知道就在他前脚刚走,方丈就睁开了眼。看着庄竹留逃走,既没有作声,也没有将他拦住。就这样任他而去。
话说那庄竹留轻而易举的逃出来后,便想离开听闻寺。想到以后就可以自由了,他的心情就很是兴奋。
可就在他路过后院的时候,他看到柴房中走出一个人。
一个红衣服的男子。
庄竹留立刻隐藏起来。看着红衣男子离开后,他不禁心想:看那个人应该是江湖中人没错,他为什么会来听闻寺的柴房?而且还那么神秘?难道说里面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好家伙!被你庄二爷逮到了算你倒霉!”庄竹留得意的笑了笑,随后便潜入柴房。他倒要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进去一看,竟发现里面躺着一个身穿浅紫色纱衣的女子。
不是吧?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强抢民女?还将人带到寺院来?难道这世间就没有王法了吗?
庄竹留再心底斥骂。他打量着眼前这昏迷不醒的女子,说道:“长的还不错。今天算你走运,跟你庄二爷走吧!”
说罢,庄竹留抱起女子,将女子扛在肩上带走了。
庄竹留的轻功是出了名的无人能敌,对于这点,他一直都很自豪。所以,他将人带走的事,暂时也没有人发现。就算事后发现了,也是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