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董月不明白,不过她知道这皇家的事情还是少问,于是大王不说她也不便多问。大王抱着苏初夕起身走出寒冰室,董月跟在身后。一直走到了大王的寝宫,董月觉得自己一直跟着不太合适,可是走吧,心里又渴望多看看母亲。
“你留在宫里照顾你母亲吧,孤会派人告诉宇儿一声的。”大王的声音传来,董月遵命。大王将苏初夕安置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庭院里,配备了八位侍女,让董月差遣。
董月静静注视着母亲,三十岁的女子,稳重端庄,脸上的肌肤没有一点瑕疵,画着淡淡的妆容,不倾城不妩媚,但是让人看着舒服。她还是去世时的模样,这让董月不禁想起一幕幕往事,那时候,父亲和母亲很恩爱,一家四口在边关过着幸福的日子,虽然有敌人不断侵犯,但是父亲和母亲从来没有退缩过,他们同心同力,抵抗外侵,有母亲在身边陪伴,父亲从来都不觉得害怕。那时候董月和哥哥都觉得很知足。
后来父亲带来了陈氏和董彤,那是他在外面的女人和孩子,母亲笑着接纳了一切,她对陈氏很友善,对董彤比对自己的亲生女儿还好。所以,董月和沈瀚对陈氏和董彤也很友善。他们仍然幸福的在一起。可是母亲的身体开始不好了,她甚至开始咳血,不久便死了。那时候董月八岁,已经记得很多事情了。
董月日夜守在母亲身旁,她盼着奇迹的发生。七心月莲真的那么神奇吗?
大王派侍女过来了,“请沈侧妃给七王爷写一封书信,表明在宫里无恙,请七王爷不要挂念。”
董月愕然,“这还用写书信?”
侍女道:“七王爷已经来宫里闹过好几次了,要见沈侧妃,大王不允许。为了让七王爷放心,所以请沈侧妃写一封书信。”
这个上官宇还是挺惦记自己的嘛,董月提笔写了书信,让侍女送给他。
七天过去了,苏初夕有了气息,脉搏也开始跳动,每天有八位太医轮流诊治,而太医的每句话都让董月兴奋不已,她期待着母亲睁开眼睛的那一刻,日夜守候在身边,不敢有丝毫懈怠。
终于这一日,董月吃过早饭回到房间时,看到母亲苏初夕睁开了眼睛。她的眼睛还是那般好看,眼波流转,带着一丝茫然。董月迎了上去,叫了一声:“娘!”便哽咽的再也说出话来,握住苏初夕的手,泪如雨下。
苏初夕的确复活了,七心月莲救了她。苏初夕茫然的看着,周围的一切对于她来说都是陌生,她只记得自己在病痛中死了。看着面前哭的像泪人般的董月,“你是?”
董月知道母亲还活在十年前,对于后来发生的一切都一无所知,她道:“我是您的女儿董月,我已经十八岁了。”看到母亲不相信,她便将如何救治苏初夕的事情说了一遍。
大王来了,他甚至没有来得及换下朝服便匆匆来了,脚步急促带着风声,他身后的侍卫和御医都是小跑而来。大王看到苏初夕复活了,他面露喜色,让御医给苏初夕诊断,御医道:“只是身体有些虚弱,已无大碍。”大王重赏御医,让左右退下。
苏初夕问道:“月儿,你父亲和你哥哥可好?”
董月看向大王,她该如何回答?大王道:“初夕,你刚苏醒,身体还虚弱,有些事情过段日子再说吧。”
苏初夕神色一凛,“我要回齐门关,那里才是我的家。”
大王自然不允许,“董月,将你父亲和哥哥的事情告诉你母亲吧。”
董月遵命,她认为母亲迟早都会知道,于是将父亲和哥哥战死的事情大致说了出来,苏初夕的身体有些抽搐,董月能看得出来,她强忍着悲痛。泪水还是从苏初夕眼底流淌了出来,带着悲伤的晶莹,落在被子上,“那时你才十四岁,那么这几年,是如何渡过的?”苏初夕戚声问道。
董月便将自己如何冒充哥哥,如何嫁给了七王爷上官宇的事情说了出来。只是不想让母亲担心,她隐去了自己被继母和妹妹陷害代替的事情。
苏初夕心疼的看着董月,勉强笑了,“我的乖女儿,终于长大了。你现在贵为七王爷的侧妃,要好好待你的继母和妹妹。她们过的如何了?”
“彤儿嫁给了太子做侧妃。”董月低声道。
苏初夕那勉强挤出来的笑容消失了,她自幼在宫里长大,对于各种规矩十分熟悉,这长女嫁给王爷做侧妃,庶女怎能嫁给太子做侧妃,明显是庶女比长女嫁的好。若说是有个先后也罢了,却是同一天,就算沈家同意了,这大王怎会如此糊涂?苏初夕看向大王,“大王是记恨我吗?为何如此给沈家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