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中的两位女主人公介绍完毕,她们的人生可以用跌宕起伏来形容,她们的成就可以用叱咤风云来比喻,两个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权力最大的女人,她们会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一介女流指点江山,她们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吕后VS武则天,两位剽悍一姐的强强对话。
执政理念。
吕后的执政理念:生命不息,权力不放松。
刘邦死了以后,吕雉全面掌权,等到刘盈病故,吕雉开始临朝称制,她实际掌权时间长达十六年,她唯一的儿子没了,她觉得把权力交给谁她都不放心,只有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最稳妥。
同时吕雉又是一个甘于奉献的人,她在任期内没有称帝的想法,原因很多,自从秦始皇创立皇帝称号到刘邦建立西汉政权,这之间短短二十几年,问鼎皇权的仅有二个人,秦二世可以忽略不计。嬴政、刘邦,这二位皇帝被天下人视为神的化身,他们头顶上的光环与取得的丰功伟绩,无人能够比肩。始皇帝被老百姓比喻为“祖龙”,汉高祖被认为是赤帝的儿子,如此显赫的出身,独步海内,谁能比得了。
吕雉很有自知之明,她不具备称帝的条件,无论是从性别上,还是资历上,都相去甚远,她如果脑袋一热,冒然称帝,那天下必乱。大家看一个女流之辈都能当皇帝,这皇帝也没什么神秘和至高无上可言,完全不像政府宣传那样,皇权天授,人人都当得。一晚之间,这华夏大地上就说不定冒出来多少个皇帝。帝王的神话和潜规则,将被永久打破。
所以,吕雉只能退而求其次,当几天女主过过瘾算了,当皇帝的事还是交给吕家的儿郎们去争取吧,至于能否得偿所愿,就看你们的本事和造化了。
吕后大肆屠杀和迫害刘氏宗族,为的是什么?巩固自己的胜利果实,只是其一,她是在给吕氏一族扫清障碍,打基础。吕产、吕禄,分掌南北二军,是吕雉可以安排的吧?改朝换代没有军权行吗?
刘邦有那么多成年的儿子,吕雉称制的时候不立任何一个为皇储,单单挑选乳臭未干的几个小屁孩,从刘邦孙子辈里面挑选,立了几个都是傀儡,这不是给吕氏兄弟创造机会是什么?
吕雉临终前,千叮咛万嘱咐吕产、吕禄这俩白痴,别给我送葬,不要离开皇宫及皇城,就差没明说,我死以后,你俩就可劲折腾吧,皇帝轮流做,现在轮到咱吕家。没想到的是,吕氏儿男太不争气,还没等吕后的坟头长出草来,纷纷追随姑姑而去,他们要是打个车,估计能赶在吕雉之前到达奈何桥。
没办法,吕雉那个能掐会算的老爸吕公,在很多年前不是就给定性了,吕氏要靠刘姓才能大富大贵,老头没说下句,离开刘姓,吕家要饭的资格都没有。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吕后执政时期还算中规中矩,虽然心里阴暗了一点,想法多了一点,但对刘氏江山还是很负责的,未割地、未赔款、未祸国殃民,起码比后来那个慈禧老寡妇强很多。
虽然吕后临朝称制,她并没有全盘否定刘邦在汉初制定的基本国策,她延续了无为而治的既定方针,采纳了刘邦临终前给她指定的丞相人选,曹参、王陵,先后出任丞相,周勃也因刘邦生前提名,当上了太尉。
吕雉够听话了吧,她真是想全心全意治理好国家,只是没想到刘邦果真不是凡人,临死前还给她下绊子,推荐周勃,真乃神来之笔。
吕后千算万算没能算计过刘邦,看来这不人让女人当皇帝,绝非性别歧视,运筹帷幄上确实欠缺那么一点火候!
武则天的执政理念:这年头做回第一多不容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从武二丫、武媚娘、明空,再到武曌,这一路走来,应了那句话:“坎坎坷坷小人生,沟沟坎坎全是坑。”能走完全程的人太了不起了,注定将是当皇帝的料,不登基称帝,天都不会答应。
武则天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她向世人充分展示了治国才能,谁说女子不如男,女人同样也能当皇帝,而且还能干得很优秀。
大周帝国在武曌的带领下,风生水起、阔步向前,丝毫不逊色于贞观、开元盛世,这就是水平,这就是能力。
至于皇帝的性别是男、是女,老百姓可不在乎,能者居之,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田种,才是硬道理,真王道,俺们就顶。反之,俺们就踩。隋炀帝、宋徽宗倒是纯爷们,结果怎么样?天怒人怨、国破家亡。
皇帝不好当,别以为俩肩膀扛一脑袋的就行,看人家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