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得失。
吕雉的得与失:“得权力,失人伦”。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在得到的同时,注定又将失去些什么,有得就有失,适用于任何人,无论你是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还是社会底层贩夫走卒,在这个问题上人人平等,皆不能免俗。
何为人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尊卑长幼之间的等级关系也。
《孟子?滕文公上》:“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为封建礼教中所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吕雉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她临朝称制,她乾坤独揽,人们只看到了她的“得”,却无法领略她的“失”,我们只目睹了她台前的风光无限,她幕后的无奈与辛酸,少有人知!
君臣有义,刘邦与吕雉是亲两口子,这是寻常百姓之间的关系,在皇家,得分君臣,刘邦为君,吕雉为臣,见到汉高祖,吕雉得自称臣妾。
作为臣子的吕雉,对君上有义了吗?没看出来,刘邦前脚刚走,吕雉就忙着抢班夺权,琢磨着怎样算计儿子,如何处理掉其她“臣妾”和她们的儿子。此等做法能称之为“义”吗?我看是无情无义,都是权力惹的祸。
父子有亲,吕雉与刘盈的关系是母子,既然人家都已经女主称制了,姑且给她变个性,看看这对“父子”将会上演怎样的亲情大戏。
史书记载,汉惠帝刘盈是亲眼目睹了“人彘”事件后,受惊过度,一蹶不振,导致疾病缠身,最后英年早逝。
你说这史官不明明在贬低刘盈吗,照此说法,刘盈的胆子也太小了吧,看个“恐怖片”就能吓破胆,太搞了,按照这个逻辑推理下去,刘盈确实不适合做皇帝,吕雉是为了汉室江山着想,没办法才接过权柄,执掌乾坤。
那要这么说,吕雉与刘盈是典型的母子情深,为让儿子健康成长,远离恐怖暴力袭扰,这个皇帝还是老妈来当,毕竟皇帝属于危险工种,哪天不得见个流血牺牲什么的,回头再给吓出点什么毛病,我可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
吕后临朝,是为了给儿子减负,让他快乐成长,你们谁信?
刘盈显然不是因为看到“人彘”而惊吓得失眠多梦,最终连小命都搭上了,他刚接班的时候,做皇帝做的有模有样,正准备大展拳脚,老妈由幕后蹦到台上,硬把他给撵下去的。
被迫沦为傀儡的刘盈,心情很差,每天就剩下喝酒和传宗接代,两件事可干,最后忧郁致死,他的死,吕雉要负直接责任,那么听话一孩子,活活给郁闷死了。
吕雉对待儿子的手段,够得上“父子有亲”吗?
夫妇有别,这一点不用多说,吕雉与老公的关系,我们以前不止一次提到过,权力,横在她们夫妇中间,构成了一道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因为权力,她们夫妻反目,因为权力,她们老死不相往来,究其根源,还是权力惹的祸。
长幼有序,刘盈挂了,刘邦的儿子还有很多,这么王、那个王的遍地都是,他们都是刘邦的亲骨肉,刘盈的异母弟弟,兄终弟及,完全符合“帝王守则”。吕雉偏偏不按常理出牌,她不仅不允许刘氏诸王接班,还对他们进行了毁灭性打击,要说这是为了维护刘盈一脉正统地位,还勉强说得过去。问题是,你也没把皇位传给刘盈的儿子啊,刘盈这几年没干什么别的,光给你生大孙子玩了,你这个做奶奶的,咋就跟正常人不一样呢,不喜欢自己的大孙子,归根结底,又是权力闹的。
朋友有信,坐到吕雉这个位置上,她能有朋友吗?所有的臣子统统只能臣服于她的脚下,我是主人,你们都是我豢养的家犬,跟自家的奴才自然不必讲什么信义,该打打,该骂骂,惹急了杀几个也无妨。
人伦纲常在吕雉眼里根本不值一文,一心只想追逐至高无上境界的她,迷失在权力交织的世界里无法自拔,她在这条无休无止、没有尽头的权力大道上驰骋着、挣扎着,至死方休。得此失彼,值得吗?
权力真不是什么好东西,劝君远离为妙!
“得所愿,失亲人”,吕雉经过多年苦心经营终于得偿所愿,座山了西汉第一把交椅,成功临朝称制,但她也同时失去了至亲至爱的人。
刘邦的逝去未对吕雉造成多大影响,本来么,一个不再爱我的老公,一个总想着立其她女人的儿子为太子的老家伙,死了更好,他不死我如何晋级。老伴没了,起码还有儿子刘盈在,如今在这个世界上,俺们娘俩是最亲的人了。
刘盈没能跟老妈相依为命几年,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