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浮生未至 > 第66章

第66章

25

据民间传说,A市地形像一艘大船,迎江寺是船头,寺内高高耸立的振风塔是桅杆。有一年,朝廷任命一位姓彭的举人任A市知府,可左等又等,一个多月过去了,也不见这位彭知府前来上任。原来这位彭知府听人说安庆像条船,不利于姓彭(蓬)的人做官,一旦“蓬”挂上了桅杆,A市就要漂到大海里去,于知府、百姓皆不利。彭知府转喜成愁,不去上任吧,这抗命不遵之罪又如何承担得起?为此,彭知府整日在家长吁短叹。彭母毛老夫人见儿子满脸焦虑之色,便询问缘由,听了儿子说出的顾虑后,想了想.道:“儿啊,你不用担心,我自有良策。看来A市的官原忌讳彭(蓬)字,我姓毛,娘与你一道去安庆,这毛(锚)把船栓住,不就平安无事了吗?”

彭知府一听大喜,马上命人连夜打造两只大铁锚。第二天一早,彭知府和母亲各乘一副大轿,家人们套马驾车,装上这对大铁锚,前呼后拥赴A市上任。进城后,彭知府径直来到迎江寺,将这对大铁锚安放在迎江寺正门台阶上,又进寺求神拜佛之后,才前往府衙接印。

说来也怪,自打有了这对大铁锚,A市果然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数百年来这对大铁锚一直断断续续的放在迎江寺门前。

我们进去寺里,一股浓烈的香火味道扑面而来,时间还早,有和尚正在做早课,围着一个我叫不出来名字的东西,一边念一边绕着走,我很好奇,站在门口看,他们都很专心,没有人看我,萧笙把我拉到别的地方:“和尚念经有什么好看的!”

寺庙的建筑都是大同小异,我们主要是冲着振风塔而来的。振风塔号称是“万里长江第一塔”,是七层八角楼阁式的建筑。当时是北京白云观老道人张文采的精心设计,相传它是为了振兴文风所建,建于明代隆庆二年,隆庆四年完工,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每年八月十五中秋之时,冰轮高挂苍穹,江中塔影之旁突然幻出无数塔影,五彩纷呈,煞是神妙奇绝。传说此为万里长江两岸群塔集会A市,向振风塔作一年一度的“朝觐”盛况,为此,振风塔又有“长江塔王”之说。数百年来,风雨苍桑,“长江日浩荡,塔影流不去”。闲来游塔,如登云梯,如入瑶台仙阙。

我们买了票之后开始往上爬,塔里面看起来已经很古旧了,外围也没有什么安全设施,越往上塔外的走廊越窄,走在上面心惊胆战的,约是爬到五楼的时候,有个铁门拦着,门上别了把生了锈的锁,我泄气了:什么嘛,才五楼就不给上了,那多没意思啊,我还打算爬到塔顶然后俯瞰整个A市,那是多么振奋人心的一件事啊!

在塔里面转悠了一会,除了一些佛龛,雕塑以及雕刻的字,其他的就没什么了,看的多了就觉得没意思了,那些佛像、菩萨之类的我们也不了解,只是看看下面的介绍,而这类的介绍经常会有古文、繁体字掺杂在里面,看了也云里雾里的,转了一会儿,我们便往下走了。到一楼的时候,看见一条和门差不多宽的小道,有人正朝里面拜着,我拽拽萧笙的衣袖,“我们也去拜拜吧。”萧笙不情不愿的,最后陪着我一起进去拜了。

出来后我问:“你许了什么愿啊?”“不告诉你。”“切,谁稀罕呀!”我嗤了一声,不在意的撇过脸。萧笙摸摸我的头,笑道:“许愿是不能说出来的,不然就不能实现了。”“迷信!你这就是找借口。”

我们去A市的小吃街,A市的小吃是很有名的,而且又比较便宜。我最爱吃煎豆腐还有酒酿小圆子,每次来都会去买,当午饭吃都可以。萧笙对吃的也很随便,我吃什么他就吃什么,我们一边走一边寻找想吃的。一直逛完了小吃街就到了女人街了,萧笙说:“给你买衣服吧。”我摇摇头:“现在天气还很冷,逛衣服又懒得试,多没意思啊。”“那就没的玩了哎。”“我也挺累的了,我们找个地方坐一会吧。”萧笙点头同意,早上出来到现在几乎没有休息,脚都走痛了。

下午在公园里面坐着晒太阳,与逛街购物比起来,我更倾向于这样静静的待着,靠在一起,分享彼此安静的时光。中途萧笙接了个电话,是W市某个学校打来的,说是软件卡的很不好用,萧笙说明天就过去看看,我对着他无声的比着口型,提醒他明天还是星期天。萧笙没理我,挂了电话,我不开心了,这样又得离开几天了,好不容易遇上双休,又被剥夺了一天,“你就不能说后天去?”“唉!这是工作,没办法啊,拖到后面会给人家不好的印象。”萧笙抱抱我:“别生气了,现在忙点还不是为了以后么,以后我们就有很多很多的时间在一起了。”“嗯,好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