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二爷伸手跟张明礼握手:“好,好,兰心跟我说过你们的事了,不错,不错,都是有出息的人。”
张凤梧一家三口也上前见礼,石二爷显得特别高兴。
张定国上前,跟石二爷握手,作了自我介绍,又说起当年在玉龙山上的事。
石枫生让石二爷请大家进院里说话。大家才一起走进院坝,进入堂屋。屋子里一张八仙桌,桌上摆着瓜子和糖果点心。
大家团团入座。
张兰心和李玉莲一起帮着宝奶奶给大家泡茶倒水。李月菊却拉着李新荷去看她们当年住过的地方。张兰心、李玉莲和白露薇也都陪着一起看。
张兰心对李玉莲悄声道:“你现在知道了吧,我比你长一辈呢。快,叫表姑。”
李玉莲白她一眼:“你早就知道,却瞒了我们好长时间。表姑就表姑,你本来就长我们一辈,叫表姑不丢人。表姑——”
张兰心:“哎——”
两人相视一笑。
大家又回到八仙桌上,石宝是个爱说话的,手舞足蹈,讲说着当年发生的事,石二爷、李月菊和张定国也一起补充诉说着陈年往事。小辈们也都听得津津有味。
眼看时间不早了,该离开了。
李月菊对石二爷说:“这里你都住了一辈子了,要不要到城里去看看?”
石二爷看着李月菊,眼里有一些说不清的东西,半晌才摆手道:“不去了。我都九十多岁了,不晓得哪天就闭眼了,不折腾了。”
李月菊眼里蕴了泪,忍了又忍,才低声说道:“也好。你爱住这里,就住吧。人老了,总得叶落归根。这里才是你的根。”
石二爷一直看着李月菊:“你咧?以后你还会回来么?这里总归是你的家呀。”
李月菊缓缓地摇头,低声道:“我离开很久了,这里不再是我的家了。以后你想我回来的时候,让他们给我打电话,我就回来了。我们都老了,能再说说话都是额外的福气了。”
石二爷眼里有着深深地失落,怔怔地没有说话。
张凤梧在院坝里叫道:“时候不早了,赶紧地走吧。再不走,天黑了,老的老,小的小,怕有万一。”
石枫生对石二爷道:“太爷爷,如果您舍不得太奶奶他们,您就送送他们,一起到镇上去,今晚就住我那里。”
石宝也说:“是啊,二叔你就去送送他们。家里有我们呢,你不用管。”
石二爷想了想:“算了,不去了。千里送行,终有一别,不如现在就别了吧,免得牵肠挂肚,弄得大家都不好受。”
张兰心扶着李月菊,跟石二爷挥手告别。
石二爷没有送出来,只站在高高的台阶上,目送着众人离开。
回程的路上,李月菊一脸木然,也不知想着什么,只管低头走路,一言不发。
所有人的情绪都不高,都埋头赶路。
到了山下,大家都上了车。在车上也都没怎么说话,气氛沉闷地到了龙门镇。
石枫生两口子邀请大家到家里吃过晚饭再走,大家都不愿意再留。跟石枫生夫妻俩告别离开,驱车经过常青伯的铺子时,常青伯刚巧站在门口,一眼看见正朝外看的张兰心,忙招手,示意她下来。
张兰心忙让张凤梧停了车,下车跟常青伯说几句话。
常青伯看见她,眼睛都在放光,兴奋地说:“张老师啊,你还不知道,我女儿回来了!还带着女婿和外孙,都回来了。”
“真的?”张兰心替常青伯感到高兴。
常青伯跟张兰心说,当年人贩子把他女儿卖给了一个贫困山区的家庭里做童养媳,稍稍大了些,就成了亲,生了孩子,然后才一起出来打工。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也接触了网络,看到有寻亲网站。她知道自己是被拐卖的,就起了寻亲的念头,主动登记了,也采集了DNA。起初几年,一直没有消息,直到常青伯由石松生陪着去登记后,信息入库,一下子就比对成功了。
然后女儿就回来认亲。看到常青伯有一个铺面,尚能做生意,决定不出去打工了,就在这边安家落户,跟着父亲一起生活。
张兰心听了,很是欣慰。
正说话,里间就出来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眉眼跟常青伯有几分相似。常青伯忙叫她过来跟张兰心打招呼。
张兰心不敢多停留,略略说了几句话,就匆匆道别上了车。
由于时间比较晚了,大家在车上一致表决,决定到平川县城吃晚饭,然后就在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