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高二那时,跟我爸喝酒根本就不是老爷子对手,如今一起喝,我爸已经隐隐不是我对手了。
这些功夫还是要感谢我那寝室的几个兄弟,都是他们硬生生把我练出来的。
当天我和老爹喝着酒,聊了很多,当然有些事情是没办法跟他说的,但是父子之间,血脉相连,那种由羁绊带来的默契和感情,也让我发泄出了很多我这段时间在外漂泊积累下来的疲惫。
总之,我的心里也舒服了很多。
晚上吃完了饭,我便跟老爸老妈打听村东头儿师傅家是否真的如同车上的那几个大哥说的一样。
“确实来过,四五台豪车,好像是个什么集团的大老板,拎着不少东西,不过不知道找你师傅来干啥来了。”老妈说道。
“可不是咋地,后来好像是谈崩了,你师傅把那些人都赶了出去,礼物直接往门外扔,但是那个大老板也没拿回去,后来你师傅没办法,便又把那些东西捡了回来给咱家了,你看,不就在那儿……”
说着,老爹指了指电视柜后面放着的好几个礼品盒子,我拿起来一看,好家伙,全是高级营养品,最便宜的都得两三千。
好好休息一夜,正好明天去师傅那里问问,他竟然认识这么个大款,没准儿给我介绍个工作啥的,何必兄弟我一天天穷的想瑶少买点儿东西都买不起。
第二天,早早的我就去了村东头儿师傅那里。
看着这个小老头儿依旧精神头儿倍儿还挺足,我心里也放松不少。
见到我来了,师傅也十分高兴,不过我却似乎看出了一些不对,因为师傅虽然笑呵呵的,但是他的眼神当中始终透着很重的心事。
“师傅,听说前一段时间你家来了一大款?”我问道。
“小嘎豆子别啥都问。”师傅抽了口旱烟,骂道。
“整个八里庙都知道了,还有啥不清楚的……”我撇了撇嘴。
听见我这么说,师傅叹了叹气,可是还是欲言又止。
我问了半天还是没问出啥来,索性我就不问了,想着好好休息几天,等年后好好跟师傅再学学本事。
要说中国人的习俗当中,对过年是最重视的了,每逢春节,家家必然都会贴春联放鞭炮。年终岁尾,既是一个对即将结束一年的收尾,也是对即将开始新的一年的祝福,家家户户在这个时候都会说很多吉祥的话。
记得在小的时候,这几天就是连那些不吉祥字眼儿的谐音都不可以说,比如说“死”,“伤”等等,都不许说出口,而最有意思的是大年三十晚上还不许吃“虾”。
因为此“虾”通此“瞎”,不吉利!
由此可以看出老祖宗对这个节日的重视。
而那些春联鞭炮,在古代可不只是图个喜庆,因为在古代,大年三十儿这天乃是妖魔鬼怪出来闹的最凶的一天,为了对付它们,咱们当时本土的道教便想出了用硫磺烟硝之物才驱邪。
而后来不知道被哪些爱好搞发明的老祖师在烧那些东西的基础之上还加上了声音。
也就是爆竹爆炸时的响声。
没错,自打鞭炮爆竹这种东西问世以后,哪些妖魔鬼怪邪祟之物在这天出来闹腾算是倒了血霉了,不管你是什么脏东西,他大爷的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崩飞你。
而除了鞭炮爆竹以外,贴春联也是有讲究的,自古大红之物阳气都很足,而且这些春联上写的吉祥话语也会让人高兴喜悦。
中医讲喜则生阳,正所谓三阳开泰,用这些红色的布或纸来书写那些吉祥的话,对于驱邪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关于用红纸写春联,似乎还有一个传说,就是明代洪武皇帝朱元璋要求的,家家户户贴红纸春联。
因为红色也代表“朱”吗,象征着大明朱姓天下长长久久,万年不朽。
因此,从那以后,每逢三十儿,家家户户都开始贴春联,放鞭炮,久而久之,这种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要说在家的日子,那真是赤裸裸的糜烂啊,不用自己做饭,洗衣服,完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神仙一样过的日子。
可是在家呆了两天,这种日子就过到头儿了。
不知道各位每年回到家里是不是都这样,刚到家里,老妈都会叫你“大儿子,大宝贝。”
每天早上睡到自然醒,即便是睡到下午,爹妈也不会说啥,相反,醒了以后还会问你休息好没有,没休息好的话继续睡什么的,那简直五星级待遇。
可是等过了两天,那待遇就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