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很多穿越架空三国小说,但真正到了自己回到三国,我不相信仅凭所谓的“王八之气”就能让谋臣良将闻风而来。因此对田沮二人最后能否为我而用我也没绝对把握。回到营地我还是一副落魄的表情,关羽赵云看到我的表情就已然了解我等此行无果。
“大哥,那田丰不肯出山?”还是关羽忍受不了这沉闷的气氛,出言打破了沉闷的气氛。
“人各有志,我等也不能强求。只是如此大贤,若所投非主,岂不枉费了他一身才学?可恨,可叹!”想到历史上田沮的遭遇,便为他们鸣屈,所言所荐不为采纳不说,田丰更是在袁绍官渡战败后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死。难道这是他们的宿命?终究要投袁绍帐下?也罢,何必杞人忧天。还是想想颍川之行吧。那里还有荀郭一众大才呢。相通此关节,我也抛开了心中的失落。
“传令下去,明日动身,前往颍川,助黄埔将军破贼。”关张赵三兄弟看我表情一扫刚才的阴霾,恢复了往日的神采,顿时痛快答应:“是!”
三人下去整备大军不提。
晚间正要休息,哨兵却来禀报,营外有人求见。
“来者何人?”我问那哨兵。想都没想到是田沮二人自己自来相投。
“来人是两位文士,并未通报姓名,言给主公送来大礼。小人不敢怠慢,特来禀告。”
难道是他二人相通了?虽然不敢肯定,但还是立马叫上三兄弟出迎。
大营外,张飞眼尖,远远便看见那两位文士正是白天没请到的田丰沮授二人。还没到跟前大嗓门就嚷开了:“你这二厮,白日我大哥想请你们不肯出山,既然不肯助我大哥,又来此地作甚?”
“三弟,休得无礼!”我赶紧喊住了张飞,看到他们的随从带的辎重我就已经知道了二人此行目的。张飞可别这时候给我添乱子。“二位先生勿怪。翼德乃一介粗人,言语唐突还望见谅。”
“不敢不敢。是吾等不请自来,打扰将军了。”沮授连称不敢。
倒是田丰一副怡然自得的表情道:“这就是将军待客之道?吾等虽是深夜拜访,难不成就拒之营外?”
听到田丰的玩笑话语,我更加肯定此次二人是来投奔我的。只有放下了心中的犹豫,才能这般淡然与我说笑。“倒是在下怠慢了。二位先生里边请。”我用眼神制止了还想说什么的张飞,一众人进入中军大帐。
“不知二位先生深夜前来,所为何事?”我明知顾问道。
“丰听闻将军军资无多,特来献上粮草辎重,以资军用。将军勿以日间罪过为意,还望笑纳。”文人就是这般能绕弯子。明明已经都知道他们来的投靠意思,却又不直说。
“粮草辎重,不足挂心;贤才良将,是吾所求。眼见大贤而不能得,吾心实恨也。二位先生既然知我心迹,为何不共谋大事?若不能得,纵有比国财富,强视之如无物也。”田丰托词来献礼,必是不想主动说出来意。既然如此,我便再次诚意相邀。诸葛亮出山便须刘皇叔三顾茅庐,今有两位大贤,我再三邀请又有何妨?
“授实感将军意诚,若再推阻,枉负平日所学。既有明主在前,授愿效犬马之劳。拜见主公。”说罢行礼。
“丰方才所言乃戏而。吾二人感将军志向不凡,愿效犬马,特来相投。拜见主公。”
“二位先生快快请起。能得二位大才相助,胜过十万雄兵。强虽不才,愿提三尺剑,以斩世间不平。日后还要多多仰仗二位先生。”此时我表现的激动不是装出来的。首次有史上三国顶级谋臣前来相投,还能淡然处之的能有几人?
当夜二人便留宿在中军大帐,和我彻夜长谈。这也是我刻意创造在二人面前表现的机会,毕竟二人初来相投,对我了解不多,如果认为我只是一介武夫,那对我的忠诚肯定大打折扣。不过既然二人来投我,相信已经从我上次的言语中看出我并非一介莽汉,此时我跟他们透露点天下大势,只是把他们这种认识加深点而已。有着千年历史知识的积累,优势果然不是盖的,对时势优劣的分析,对天下大势的判断,无不令二人瞠目结舌。这也正是我想要的结果。敬而生畏,畏而心服,服则愈忠。
第二日,一众人等浩浩汤汤开赴颍川。
路经广宗,却见一队官军簇着一辆囚车娓娓西行。
“对面何处兵马?”到时一个官军模样的人先向我们喊道。
“吾乃常山野人,纠结乡里,欲往颍川助天兵破贼,路经此地。不知将军押解何人?欲往何处?”
八成就是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