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三国强人 > 第十八章 黄埔之恩

第十八章 黄埔之恩

一旁。

“卢尚书海内人望,本不该获罪,然高垒不战,堕慢军心,却是事实。朕念及昔日旧功,更兼众卿求情,功过相抵,便赦他无罪,恢复原职可矣。众卿都起来吧。”经这么一闹,皇上也没了兴致继续酒宴,刚要离开,却见黄埔嵩依旧跪着。

“黄埔将军这是为何?”灵帝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黄埔嵩道:“陛下,张让等蒙塞圣听,陷害忠良,威福日久,天怒人怨。还请陛下清君侧,以平众愤。则大汉幸甚,天下幸甚。还请陛下三思。”

“够了。黄埔将军意指真昏庸不堪,用人不明,妄听谗言,残害忠良?今日朕谕,不谈国事,尔等妄自聚众进言,朕念你有功,故不加追究,而今却仍欲除朕左右乎?难不成真如阿父所言,尔等欲造反不成?“汉灵帝一听黄埔嵩的话,登时大怒,自己本就是为了平息众怒,保住宦官才斥退张让,赦免卢植。想不到黄埔嵩却得寸进尺,怎能不让灵帝大怒。

“陛下......”黄埔嵩还想说些什么,但见灵帝早已转身离去。本应该是一场热闹的庆功宴,却变成了不欢而散的局面。众官莫不摇首叹息,但此时此刻,竟然都不敢再谈论什么。祸从口出,在皇宫大殿之内,可能就是一句评论时事的话都可能让自己丢了性命。

我是等到第二天才去拜访黄埔嵩的,毕竟第一天他事情太多,我也不好打扰。

通报了姓名,门人进去片刻,就见黄埔嵩亲自出来迎接。我当真受宠若惊。“劳烦将军亲自相迎,折杀小人了。”我赶忙上前躬身见礼。黄埔嵩是我来到三国第二个感受到亲情般温暖的长者。第一个便是华佗。转眼间和华佗分别都半年多了。不知道他是否依然奔走各地,治病救人?肯定是的。谁让他是神医呢?

“子颖别来无恙乎?”黄埔嵩倒也客气,不过这客气的背后,我却感受到一丝冷漠,黄埔嵩的眼神之中,似乎也有着某种犹豫,某种不决。不似原来那般磊落。

“多谢将军挂怀。”

“子颖内间说话。”没有繁琐的客套,黄埔嵩直接把我让进了书房。

叙礼已毕,黄埔嵩语出惊人,一句话吓得我冷汗唰唰就冒出来了。黄埔嵩道:“子颖日前请战,往广宗内应,可有别事?”

似是一句普通的询问,我却听出了不寻常的意思。黄埔嵩应该是听到了什么风声,不然也不会时隔这么久还要返回来问。

“将军何来此问?”我拿不定他是不是知道了实情,不想撒谎,也不愿就这么承认。只能先探探他的底细。

“子颖曾言,广宗戒备森严,未能混入城中,我本不疑有他。但待到达广宗之时,军中校尉却禀报,不日前曾探得来了小部兵马,乃是汉家服饰,被张角迎进城中,但第二日便又离去。不知子颖可知此部为何处兵马?”此时张角却是一幅玩味的表情看着我。我自知事泄,但不知黄埔嵩不拿我问罪,却要私下询问,是为何意。他既然没立即上报朝廷,便说明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

此事否认也是徒然,只是想不到自己没有惊动官兵,却还是被官兵的探子注意到了。当下坦然道:“回禀将军,当日官兵所见,确是强部。小人也确实曾进过广宗,见过张角。”

“那子颖为何诈言不曾入得广宗?却要提前返回京都。”看来是我误会了黄埔嵩,他不是对我冷漠了,而是担心我,担心我会串通反贼,担心我会受到株连。即便我没有私通黄巾,但就凭见过张角这一点,恐怕都是诛九族的大罪。虽然我是没有九族,孑然一身。黄埔嵩既然没有上报朝廷,就说明了他并不想看到那样的结果。既然如此,我能说服黄埔嵩,此事便是有惊无险。

“将军可知,那张角出身?”我没回答,却反问黄埔嵩。

“子颖此言何意?”

“张角本为不第秀才,其人亦曾有报效朝廷之心。奈何落榜,一蹶不振。当今天下,百姓何其苦也?官场腐败,贪污贿赂肆虐,横征暴敛无度。有识之士,皆为不取。长久如此,我大汉民心失也,张角得道,施符救人,广布恩德,民皆附之,此民心所向也。虽为叛逆,但强念及彼一心为民,实不忍心加害。倘使上不施恩惠于百姓,只加酷刑于不臣,则民心愈乱也。窃以为,如张角者,不可枉杀,只可令其归心,广布恩泽,则百姓顺之,大汉幸甚。不然,长此以往,乱必生也。我见张角,言及此处,亦不免悲泣痛哭,实为我大汉计也。强本布衣,人微言轻。自忖所言乃是叛逆,不敢明示于朝廷,故提前离开广宗,实不忍见角之受戮也。还望将军明鉴。”一番话,我也是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