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三国强人 > 第二十二章 到任之初

第二十二章 到任之初

郭嘉么?我当然要。

“如此便有劳元直了。若其不肯来,吾当亲往求之。”古时投主,怕被轻视,皆有进身之资。当年吕布投董卓,便是以丁原之首为觐见之礼,而今田沮投我也是携了家产前来。徐庶想必也是这般想法,投靠之初,便想立下功绩,以期得到重用,我也不好直接拒绝他的建议。

“我更送诗一首于元直,想那郭奉孝看了定能知我志向,若其心有大志,想必定能跟元直前来。”

诗曰“天生我材铸金瓯,功业树千秋。大江清浊东逝去,千载恨难休!

济乱世,显身手,时境迁,志未酬。盱豫梅,迟有悔,待天时,或可追。老来风尘皆去矣,谁能读得,满腹经纶深谙春秋?”

若真如徐庶所说,郭嘉现正不得志,相信他看到此诗应该能明白年华易老,时不我待的道理。再加上徐庶的说辞,相信他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这个让他大展拳脚的机会。

“主公心有大志,想必奉孝知晓,必来相投,以为臂助。庶此行定不负所托。”

言罢,约定客栈再会,徐庶便去请郭嘉,我们则折回客栈等候。路上田丰沮授都在回想赵云的话。难道主公真乃神人?仅凭一首打油诗就能认出大贤?而且还对这人的出身经历知道的如此详尽?这实在让他们想不明白。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还没有穿越一词。

关羽几个此时正在楼下饮酒,看我们这么快便回来,以为遇到什么事,阻了行程,便上来问道:“大哥怎么这么快便回来了?难道不曾去得那劳什子书院?”听他这说话的口气我便知关羽是对我这种重文轻武的做法心有不快,至少他心里认为我是重文轻武。而我又何曾轻视过哪一方?只是文武兼备才能成就大事,而文臣的招揽颇为不易,所以才不得不更费心机。这种事我现在跟他们解释无益,只有等日后真到了战场之上,让他们亲自领略了谋臣的重要才能体会我今之所为。

“云长日后切莫当着几位先生的面再做此言语。你我兄弟冲锋陷阵少有敌手,然行政谋略亦需有人代为尽力。若无人才相佐,又何谈大事?为兄此般行径,还不是为了你我兄弟的将来?贤才难求,焉能容我不尽心尽力?”关羽见我对他的话反应颇大,才意识到自己言语确实过于无礼。其实关羽也不是不知道文臣的重要,只是看我这几日满怀心事就是为了颍川纳贤,反冷落了几个兄弟,故而有所抱怨。当下颔首道:“大哥说的事,日后小弟当谨记于心。”我也没有过分的说教关羽,毕竟他也是念兄弟情深,不愿我和他们太过冷落了。

我也觉得确实很长时间没有和三兄弟把酒言欢了,反正徐庶去请郭嘉还要一段时间,当下我便落座和三兄弟及典韦饮酒作乐。田丰沮授身为谋臣,他们更能知道,主公属下之间和睦的重要性,也想着能和几位将军熟络一下,于是也坐在我旁边一同饮酒言欢,此情此景,其乐融融。

关羽几个见我如此,也一扫心中的阴霾。毕竟几人都是义士,虽然心中刚才稍有不快,但那也是希望几个兄弟感情能更深。典韦大老粗一个,压根没想那么多。他只知道主公招贤纳士是为了将来的大业,此时与他们同桌饮酒是为了和几人熟络感情。他自是满心欢喜。席间几人推杯换盏我也是难得一时逍遥。回想这些天,为了官位,为了人才,自己一直满怀心事,一直忧心忡忡。日久自是心中疲惫,但看到此时自己手下文臣武将莫不是一时人杰,心中稍慰。还有楼上的两位美女,也是自己来到三国的一大收获。为了众人,也更为了自己心中的三国梦,我必竭尽全力。

饮酒间,我猛然抬头,看到徐庶正和一位身穿皂袍的青年儒士饶有兴趣的看着我们。这便是郭嘉?只见其人身高七尺,形容消瘦,脸有病态,但眼现精光。一看便知是位智谋之士,应该便是郭嘉无疑了。只是这么短时间便回来,难道是路上巧遇?

我忙起身迎了过去。“元直,想必这位先生便是郭嘉郭奉孝了?”

“正是不才,将军便是长社破黄巾的赵强赵子颖?”未等徐庶说话,倒是郭嘉主动抢了白。

“全赖手下谋臣武将之功。”我这种解释,一是说明我不居功,二是说明我不是孤家寡人,而且对手下给予充分的肯定。相信这也是每一个做属下希望得到的。郭嘉也是暗自点头。

徐庶道:“路上巧遇奉孝,说了主公的延请之意。奉孝听了主公的诗词便说亲来与主公一会。故不消多少时间。”

“不知将军以为君君臣臣如何?”郭嘉一开口便问我君臣之礼。这是要考我典故?还是想知道我对人才的态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