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朱青山朱大侠奉赵光美之命刺杀太宗皇帝,事情败露被乱刀砍死。太宗皇帝身边有个近亲侍卫,名唤白毅,早些年也曾是江湖高手,受过朱大侠救命之恩。白护卫知道消息泄露的事情后曾试图给朱大侠提信,可怎料各种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最终还是没来得及将消息送出去朱大侠就已经死于乱刀之下。
白护卫悲痛非常,探听到朱大侠尚有一个女儿在世,为报朱大侠当年的救命之恩,便决定要找到她亲手教她武艺。于是在一个夜晚偷入皇帝的寝室将宝剑偷走之后逃走了。
太宗皇帝知道事情后震怒非常,命人各地追寻白护卫的下落。白护卫到处躲避官兵的追寻,同时也在一直探听朱大侠女儿的下落。可是事有不幸,就在白护卫找到朱大侠女儿的当天,那些官兵也找到了他。本来以白护卫的武功,想要逃走并非难事,可因为有阿息在旁边带累,白护卫为了保护她结果眼睛被刺瞎,后虽逃脱了官兵的追杀,可白护卫的眼睛从此也再不复光明。
后来时间久了,这件事也渐渐淡下去了,特别是太宗皇帝死后,这件事差不多也就没人再提了。可白护卫还是很担心有一天那些官兵会再找到他,于是决定带阿息来汴京居住。俗话常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白护卫想那些官兵绝不至于想到他会再来到汴京。
来到这里后,白护卫在城郊一处偏僻的地方买下了一处居所,方便将武艺教给阿息。白护卫在此住下后绝不出户,每天除了练武功给阿息教武功便什么也不做。幸而阿息这人性格极其活波,每天总是围着他说说笑笑,日子也不至于太无聊。
后来阿息渐渐长大了,白护卫觉得应该让她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又担心她知道后会伤心,再加上阿息的脾气很冲,他很担心阿息知道事情后会做出什么对她不利的事情,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将身世告诉她,并劝她说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并且又是皇家大事,叫她千万不能生报仇之心。
阿息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很是伤心,哭了好几天。可她毕竟只有小时候见过他父亲几面,那时朱大侠总是流浪在外,她年纪又小,还不知道朱大侠就是她父亲。每次朱大侠来看她她还以为是家里又来客人了,她娘让他管朱大侠叫爹,她便扯着她娘的衣服问:“我为什么要管那个伯伯叫爹啊?”
阿息对朱大侠的印象少之又少,只记得他到自己家里来过几次。每次他来总会带上一些好玩的东西送给阿息,还将阿息放在自己头上乱跑,用一只手将阿息提得乱飞。阿息从小便觉得这个“伯伯”人很好,很喜欢和他玩,每次他一来阿息便觉得非常开心,她娘也很是开心,可她还是从来没有管朱大侠叫过父亲。
所以猛然一得知自己的身世,阿息虽然伤心,可毕竟没有伤心多久。她虽然脾气冲,但至少不是没有一点自知之明,得知害死自己父亲的是皇帝之后,她便没在想过报仇之事,伤心了一段时间后便又恢复了以往的快乐。
再后来阿息已经长成大姑娘了,白护卫便觉得应该让她出去自己闯荡一番。阿息听后又是不舍又是有些担心,及至到了外面一段时间后阿息便再也不想回去了。她豪放的天性在闯荡江湖中得到了释放,心境在自然中得到了洗礼而变得更加放诞不羁,走南闯北,真想将自己没有去过的地方都走上一遍。
阿息长年流浪在外,白毅也并不管她,但她隔那么一段时间总会回到汴京一趟,回到家里住上几天,并将自己在外的所见所感全都说给白毅听,因为她总觉得白毅一个人在家里很可怜很孤惜。
别看阿息平时大大咧咧的一个人,可有时她心却比任何人都细。得知白毅的身份后,阿息从不在外人面前提起过他,生怕被人细问了下去,对她在汴京的朋友更是绝口不提。这次到汴京她本是已经打算好了要现在汴京住上一段时间再去洛阳,并本打算要陈玉锦陪她一起,然后自己将事情的原委都告诉他。可阿息又觉得陈玉锦简直是个老大粗,担心将事情告诉他之后他会不小心和别人说漏了嘴,便对他不提此事,只说自己来汴京是来找朋友,陈玉锦也就相信了。
可是现在阿息又有点后悔,因为她觉得陈玉锦好像真的生气了,她不知道自己到时再去找他他还会不会理自己。可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多想也是无益,天也快黑了,再不出去城门就要关了,她和林臻告了辞便匆匆往城外赶去。
来到家门口,看到披屋中有一点暗暗的灯光射出,那是家中一个又聋又哑的仆人住的地方。白毅因为眼睛已经瞎了,根本不需要灯,所以他住的那间屋子里黑漆漆的,不知道现在睡了还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