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突袭之前
在军统的暗杀教程中,一般至少要求三个环节:撒网、埋伏、扫尾,三个环节至少要有三个人以上去完成。
王誉桥的能力很强,但因为和中统上海站的关系搞得很僵,在机上军统和中统都出现了叛徒,搞得人人自危。于是,他便撤出来单干。在上海,他首先成立了锄奸队,号称国字号的正规军,干的都是大买卖。所挑选的人都是跟着他的、知根知底的兄弟和同乡,这么做最大地避免了被出卖的可能性。
但是,这些人并非都是每个环节的高手,配合起来很容易出错。而且在期初的几次行动中,都是因为自我的原因在关键时刻掉链子,造成了任务失败。
王誉桥为了弥补这一点,于是将其在军统中所学进行了改进,把三个环节中三个人完成的任务分成了由六七人去做,每人只负责一小段。比如这次设伏严新一样,拉车是最专业的祥子,打伞的藏蓝色旗袍女子是负责瞭望传信,待严新毫无知觉进入他们预先设定的道路上的瞭望者就是那个穿粉色旗袍的女子,而且在到达赵公巷之前,每一个拐角都会有人观察瞭望,只要第一位藏青旗袍女子一启动,便整条线路都要行动起来……这种改变人数增多了,但是因为每个点都有不同的人,执行的是非常简单的任务,这样就减少了出错的环节。
这种改变后,王誉桥又展开了四次行动,只有一次因为被伏击的人在半路上因紧急事件被日本人来车接走,其它三次全都成功。由此,大家对这套方法也就产生了信任,并且越做越熟练。
锄奸队不可能只对严新下手,由于安徽同乡会的建立,王誉桥仗着在会中的影响,招揽了很多教行的同乡,因此他们同时监控着五个锄奸对象,只要哪条线上有机会,就会迅速调整人员,向那条线上靠拢。而赵公巷是他们看好的伏击点,不管怎么走,住在中央花园附近的五个被注定锄奸对象都会被七拐八拐地拉到这个位置,由王誉桥亲自出手杀掉。
这套方案是在研究被锄奸对象的行为圈子和习惯后才确定下来的,王誉桥充分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将计划定的天衣无缝。
“妈的,狗汉奸!现在让老子拉你,再过一会儿,老子要将你碎尸万段。”
想到坐在车上的严新被自己杀死,一刀刀地砍成八段九段,祥子就莫名地轻松想笑,但是为了不让车上的汉奸发觉异样,祥子知道决不能笑出声来,否则就前功尽弃了。于是,他拼命地去压制心中的兴奋,尽量让自己不要兴奋。
但是,随着一路跑来,离着预定的伏击点越来越近,这种期望和喜悦兴奋就越加强烈,到了还有两百米时,他感觉手都要发抖。
这种颤抖很轻微,连祥子都没有感觉到,但是这种抖动经过车把传导到后面的车体就会被放大。
开始时,严新也没有察觉,但是当这种抖动越来越大的时候,对于勤修武功、感觉敏锐的严新来说,便注意到了。
“抖什么抖?”严新心道。
他的目光下意识地看向祥子那双粗壮有力的手腕,然后目光沿着手臂移动到了祥子的后背。
此时距离巷口只有五十米不到。
在祥子的后背上观察了一会儿,严新并没有看出异样来。而且以他专业的眼光,从祥子的动作、姿势判断,这个车夫没有当过兵,也没有练过武,而且看上去只有几分傻力气。“莫非这小子病了吗?可看他跑动的动作这么有力快疾应该是没有病。那是什么原因?”
正在严新思考时,黄包车距离巷口只有二十米不到了。
看着眼前的巷口,祥子知道,只要跨进去,车上的汉奸便成为了瓮中之鳖,插翅难飞。
而且,这时他的头像是不经意地微侧看向祥子口对边一扇虚掩的门。只见门钱有块青石,青石上正有两个人在那里下棋,棋盘的周围围了一圈的人,都在伸长脖子在看,有的还一哩哇啦在支招。
在人群中,迎着巷口的方向,又一个穿着青衣唐装的男人抬头看了一下这边,在人群中对祥子微微点一下头。
祥子心领神会,知道伏击圈已经设好,只等目标进入圈子了。
想到这里,看着还有不到十米的巷口,祥子喊了一声,“转弯请坐稳!”便猛然间向赵公巷里跑去。
对于一般的汉奸、奸商,这一系列动作没有丝毫漏洞,但是他们绝没有想到严新是军统第一批招募学员中的佼佼者,而且经历了十几年的实战经验,一个屑微的不合理都会在他的脑子里放大,并且迅速找到症结所在。这是一个优秀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