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许嵩的剧本
此时临近中午,街上的人比较多,街上三教九流都有,商客、脚力、送货的、巡警、间或地还有日本巡逻车经过。
自从日本人完全占领上海滩后,日本人对原租界划分非常不满意,强硬地从苏州河北面开过了南面,首先接管了原上海县城管辖区域。这引来了英美法等国的强烈不满,迫于国际压力,日本暂时停止了对法租界、英租界、美租界、德租界等的侵蚀,后因轴心国联盟的建立,法国倒向德国,日本人对英美租界强加干涉,致使法租界彻底坐大,在上海,成为日本人之外最大的外国势力圈。而英美俄奥等国租界成为公共租界,由汪伪新南京政府派员管理,日本人辅助制辖。
在日本人占领上海之初,汪伪政府成立之前,日本人扶持黄道会成为自治委员会的主导。黄道会主要基地设在浦东,实际上是由浦东、闸北、浦西外滩、虹口、虹桥、新江城等六七个区域的流氓团伙联盟而成立的,在这些区域内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猛烈地搜刮自己区域的民脂民膏。
浦西外滩商贾云集,自然是最富裕的地区。但是这里各种势力错综复杂,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流氓团伙就能镇得住的,黄道会在这里根本成不了气候。这才有日本军对进驻黄浦码头,强硬地将三号码头给了黄道会霸占过去。
黄道会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浦西外滩势力,尽管各种明暗势力的抵制,但在原青帮第一打手的带领下,经过两年的奋斗与血战,终于开辟出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
在汪伪新政府成立之后,黄道会地位尴尬,他们土皇上的地位被剥夺,但又不愿服从新政府的领导,因此两者之间摩擦不断。
三号码头及外面两百米范围均属于黄道会的地盘,每日里这里都驻扎了黄道会不少的打手。尤其是发生了艾丽当众挑了乌豹等黄道会六大打手后,黄道会第一打手方少军紧急从苏州赶回上海,通过他的个人魅力,在一个晚上就调来了三四百人看护场子,防止有人落井下石,趁乱打劫。
方少军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此时的上海滩比八国联军时还要乱,加上人口的不稳定,周边省市大批难民涌入后,很多都成立了同乡会。同乡会成立的目的就是一个地方来的人抱团取火,每天里的明争暗斗时有发生,遍及每个行业、每个区域,说到底都是在争取最大的生存和生活空间。
这样的同乡会说到底就是帮派,其中经过拼争,两年的时间也涌现出几个势力比较大的同乡会,在某些层面上,可以和上海当地老黑帮势力平起平坐。这些后来者,对于成形的势力划分极大的不满足,都想把水搅浑了好摸鱼,没事儿的时候都会找茬,有事儿的时候那就更加不会放过。见到一个软柿子,大家会群起而攻之,然后落井下石、斩草除根,最后瓜分掉战利品。
方少军昨晚上从新仁济医院返回后,便着重掉级人马,防止涌动的暗潮扑打过来。
不仅仅是地下黑帮势力看着三号码头这块肥肉,像严新也对那地方垂涎三尺,加上有日本人默许,严新手下的谋士许嵩便紧锣密鼓地推波助澜。
每当有黄道会的人走出势力区域,都会有人暗中跟着,一次寻找下手的机会挑事儿,把事情搞大,然后七十六号治安处借机出面占领三号码头,然后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剥夺黄道会的管理权,交给一个严新信得过的组织经营。
许嵩的思路就是这么简单,概括起来六个字——简单、直接、暴力。
许嵩是策划者,左冷就变成了执行者。
此时的左冷正站在和平饭店对面的一座大厦的楼顶平台上,用望远镜扫视这南京路和外滩的动向。他的身后占了四个人,一个是许嵩,一个是盐帮的当家人、一个是上海商会的负责人,还有一个就是江鲁同乡会的会长。更远处,自然是这些人的手下。
进门和贴边的地方,黑压压站了三四十人,更多的在门外的楼梯间还有。
所谓的江鲁同乡会实际上是江苏江北同乡会和山东同乡会的联合体,会长由江苏最大粮商周氏坐镇,周家出钱出粮,笼络了一帮地方豪雄,要在上海滩打下一片自己的天下。其会中,不少是当过兵的人,有的是军队被日本打散、又不愿再去给国民党卖命,于是逃到上海,加入了地区所属的同乡会。
这样的人也可以称之为散兵游勇,这些人别看打仗不怎么样,但如果抱成团为自己谋福利,战斗力要比普通的帮会强大得太多了。
最起码,他们上过战场,懂得使用枪炮手榴弹,杀过人,见过血,胆子也比一般人大。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