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桑榆情缘 > 第二十章 湖边村舍话家常

第二十章 湖边村舍话家常

第二十章湖边村舍话家常

随着汽笛的一声长鸣,从北京开往赣南的列车缓缓驶进了车站,稳稳地停靠在了一号站台。接站的人们焦急地等候在车站的出口处。由于列车晚点,于次日上午九点零七分才到达。这个火车站只是一个二等小站,只有北京站一半那么大,平时上下车的旅客不多。由于乘坐本次列车的旅客较少,张帆手提行李箱沿着宽阔的月台向车站出口走去。她边走边想,今天谁来车站接我?她们都长成什么样子了?我在北京呆了好几个月,人也黑了,身体也瘦了,他们还认得我吗?一连串的问题伴随着脚步声很快就步出了大门。啊,变化太大了,放眼望去,大街上彩旗招展,锣鼓喧天,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城市的上空高高飘扬,大幅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语随处可见。人民群众身穿节日的盛妆,在大街小巷载歌载舞,整个城市还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

在车站出口等候多时的姐妹们看到久违的张帆,“哗啦”一下子就围了上去,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张姐,几个月没见更漂亮了。”

“见着李扬了吗?”

“训练苦吗?”问候的言语使张帆接应不暇,好不容易才轮到英子说话:“张帆姐,自从你走了以后,我们姐妹们天天掐着手指算,算你什么时间回来,每天早晨一上班,只要一有空闲,大家就在一起议论,张姐现在干什么呢?是胖了还是瘦了?艰苦的训练她吃的消吗?你不知道,我们可想你了。”

“谢谢大家的关心,在我离开的这些日子里,我每天也在想你们,其实我早就想回来和你们一起工作了。”张帆诚恳地对大家说。

英子接着说:“张帆姐,我们还想知道,训练那么紧张,你和李扬哥还有时间约会吗?”

“想知道吗?”张帆问。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想”。

“回去再说。”张帆故意卖起了关子。姐妹们没办法只能说笑着登上了接张帆的军车,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回到了阔别二百多天的军营。

由于旅长去军部开会,过两天才能回来,所以张帆这两天主要是休息,这走走那转转,看看军营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在张帆自由活动的几天里,英子始终陪伴左右。第二天一大早,张帆就把熟睡的英子凿了起来:“都什么时候了,还说领我到临走时建立自救会组织的村里头看一看,快晌午了还怎么去呀?”

英子一听张帆急了,先是满口答应,然后起来打扮,一连串早晨起床的程序进行完后,再一看表才早晨六点钟,看看外面,黑布隆冬的什么也看不见。她有点纳闷儿:这刚什么时候就叫起儿呀,不行,再睡会儿。念咕完,和衣躺在了床铺上。都说和衣拥被不成眠,一枕万回千转。小英子的这个回笼觉睡得还是真香,香的张帆差不点儿没惊动她。

姐俩沿着湖边朝北走去,这是一段树林茂密,行人甚少的地方。出入这个地方的人员大都是前边的那个村子里的人,别的地方的人到这里来寥寥无几。“张帆姐,将来转业了,你有什么打算呀?回家?还是在外面找一份工作?”英子走着走着想起了这个问题。

张帆没有立即回答,她想了想,说:“英子,刚才你提的这个问题,是全体服兵役人员都应考虑的问题。复员以后干什么,我还不知道你这个小心儿是怎么想的,我想是这样,一句话,听部队和地方领导的。一切听从指挥。”

“虽然国民党的残余势力有时还制造一些麻烦,但这只是苟延残喘,作最后的垂死挣扎,他们的任何行径都阻挡不了新中国前进的步伐。现在,扬眉吐气的中国人民,正挺直腰杆,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忘我工作着。英子,我们这代人赶上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将来可能还要赶上什么大的行动,比起那些为新中国的建立而牺牲的前辈们,我们是幸运的。”张帆一口气说的英子豁然开朗。

张帆他们来到了湖边最北边的村子,走进村东头的第一家。这是张帆经常来的人家,他与这个家庭的成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当她俩推开柴门走进院子的时候,一个弓腰驼背的大娘正在篱笆旁摔打稻谷,见有人进来,不能直起来的腰,往上提了提,说:“你们找谁?”

张帆说:“大娘,您不认得我了?”

大娘往前凑了凑,睁大耷拉着的眼皮已经遮上一半的双眼,看了看眼前的两位姑娘。突然想了起来:“你们姐俩不是咱们部队的领导吗?记得记得,快请进。”

几个月没见大娘瘦了,满脸的五线谱更深了。还是那三间土房,墙基已经碱蚀斑驳,有的地方已经透了天儿。由于是泥摸房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