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桑榆情缘 > 第二十四章 勇救儿童传佳话

第二十四章 勇救儿童传佳话

第二十四章勇救儿童传佳话

“张帆姐,你猜我手里拿着的是什么?”由于后勤保障的新年计划还没有落实,张帆正在办公桌前发愁呢,英子大大咧咧地跑了进来,把张帆吓了一跳。

“我看了,你是没有着急的时候。什么事快说。”张帆问。

“我就让你猜猜我手中拿的是什么?”英子调皮地接着问。

“你拿着的东西我哪知道呀,看看不就得了吗。”

“不嘛,我就让你猜。”

“你这孩子,什么时候懂事儿呀,你大老远的出来你妈妈爸爸也放心。”张帆有点沉不住气。

举着李扬的回信在张帆面前晃了晃“看这是什么?”

再熟悉不过的李扬的字体呈现在张帆的眼前,趁着英子忘乎所以的时候,张帆一把就把信抢了过去,英子还没缓过神儿来,信已经攥在了张帆的手里。“怎么样,姜还是老的辣吧。”

“所以我管你叫大姐了。哎,看看李扬哥都说了什么。”

“这叫情书,保密,你也给小宝写去。”英子小嘴一撅没好气儿地走了。

姐妹们叫了好几遍张帆该吃晚饭了,她都以不饿为由不吃了,把自己反锁在宿舍,拆开李扬的回信看了起来。就在张帆深夜躺在床上满怀深情地咀嚼着书信内容的时候,1950年10月19日凌晨,中央一声令下,我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一团,在李扬的率领下跨过波涛汹涌的鸭绿江,踏上了红褐色的土地,率先进入了朝鲜。

朝鲜是个多山国家,道路非常难走,李扬一边走一边鼓励大家:“同志们,我们抛家舍业到朝鲜作战,为了啥,为了把朝鲜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为了保家卫国,让父老乡亲过上安生日子。首长说,参战的美国空军都是那些‘老油条’,陆军也是那些久经沙场的王牌部队,别看我们都是没有在异国打过大仗的新手,但绝不怕美国那些‘老油条’和所谓的王牌军,我们有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而决不被敌人所压倒。”忽然,一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从队伍的前面传了过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紧接着逐渐形成了全团大合唱,歌声虽不标准,但它是鼓舞士气的动力,唱出了战士们的心声。

没去过朝鲜的不知道,朝鲜不但多山,脚底下的路相当难走。特别是雨后,粘土伴着石子,脚踩下去,别指望痛快儿地抬起来,走几步,就要用木棍儿弄掉鞋底子上的泥土,否则将寸步难行。

在这种劣质道路上大约行走了两个多小时,大家实在是走不动了,李扬不得不让大家休息一会:“往前传,就地休息,千万别睡觉。”李扬跃上一块大石头,朝远处看看,无奈,漆黑的夜幕加之淡淡的薄雾,四周什么也看不见。他低头看了看手表,现在刚三点多,伸手不见五指,正是黎明前的黑暗。天儿虽然黑,但它有利于部队隐蔽行进。

就在李扬下令继续前行的时候,一阵儿“嗡嗡”声从远处传来,李扬大声喊道:“有可能敌机来了,大家要注意了。”这时,敌人的飞机像蜜蜂一样,掠过山头,朝我军这边飞了过来。李扬一挥手,大家迅速趴在了地上,并做好了战斗准备。可能是由于天还没亮的原因,敌机好像没发现什么,转一圈顺原路又飞了回去。一场虚惊,但李扬悟出了一条经验,同美军作战,尽量选择夜战,减少伤亡。

经过三昼夜的急行军,部队按期到达了指定地点,与朝鲜人民军接上了关系。由于李扬他们是先遣部队,负责大部队到来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所以部队人员相对少一些,只有四百余人,朝鲜同志很快就对李扬他们进行了安排。

团部被安排在了锦江北道(相当于我国的县城)一所学校里。学校坐落在县城的西南角,院区不大,只有两排平房和三间大教室,院区外面有一个简易大操场,操场上野草丛生,看上去有好长时间没有人在上面锻炼了。经与当地接待人员打听才知道,由于战争原因,朝鲜大部分学校都停课了。这个学校也未能幸免,早在半年前就关了门,学生回家帮助家里干农活去了,老师已不知去向。

“团长,咱们的团部就设在这里吗?”小宝问。

李扬一边招呼战士们搬东西,一边说:“咱们暂时就住在这里,告诉大家不要扰民,小宝,你带领几个人到屋里打扫卫生,顺便把课桌摆放好。石柱,”没人答应,李扬四下看看,还是不见石柱的踪影,他马上停下了手里的活儿问小宝“石柱呢?”

“刚才还在这呢,这会儿跑哪去了?”小宝把周围搜寻了一遍,忽然发现在不远的池塘边聚了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