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拉近关系建感情
“你是新疆人吗?”张帆问。
小伙子递给张帆一个削好了的苹果说:“我出生在新疆,我的父辈是北京人,听说是一九三几年举家过来的,具体是什么原因我也不清楚。”
张帆看着小伙子削的苹果,微微一笑,说:“你削苹果的技术蛮不错嘛,跟谁学的?女朋友?还是同事?”
小伙子看了看张帆,炙热的眼光使张帆低下了头。“削苹果还用跟谁学吗?我早就会,算是自学成才吧。”说完自己嘿嘿的笑了。
“一看你就是个聪明人。普通话说得这么好,原来你是北京人的后代。你的名字叫什么?”张帆问。
小伙子爽快地回答:“我叫刘光北,由于出生在新疆,爸爸又给我起了个新疆的名字,叫:巴里广.亚孜。我的名字好听吗?”
张帆说:“多好听的名字,今年多大了?”
刘光北说:“我今年二十八岁了,看着是不是与实际不符呀。”
张帆继续问道:“不是的,看着蛮结实。光北,你在什么单位工作,这是从哪来呀,干什么去了?”
刘光北拐弯抹角地说:“你要问我的工作呀,那可有意思了,我的单位在大草原,我的工作也在大草原,我的业务同样在大草原,你说我是干什么的?”
“好家伙,三个大草原。嗯,这可让我犯愁了。放牧?”
“不对,草原就是放牧吗?”
张帆歪着头想了想,说:“肯定是收牧草的。”
“您不许往好点儿的工作想吗,总认为我跟牧民似地整天跟牲畜和牧草打交道。”
“对不起呀,我对草原上的工作知之甚少,我想除去这些草原上没有什么工作?这我可猜不着了,你说吧,到底是干什么的。”
“想知道吗?”
“无所谓,咱们不是搭伴坐火车嘛,闲的没事聊天呗。愿意告诉就告诉,不愿意呢也没办法。”张帆表面是不在乎的样子,实际心里真想知道他的一些情况。
“现在不想告诉,如果有缘,下次见面一定告诉。您贵姓?”刘光北说话的表情有一种神秘的感觉。
“我姓张,单名帆。给我卖上关子了,好、好,具体工作情况我就不问了,那第二个、第三个问题可以回答我吧。”
“这两个问题很好回答。今天我是从北京来的,这次回北京主要是到老家看看。哎,张姐,咱们老家变化可真大呀。”
“你老家在北京什么地方?”
“我的老家很好找,离德胜门很近。对了,我老家的墙外边就是驻防部队。”
“现在没有了吧。”
“这次回去还真没注意有没有,路上没见到穿军装的人。”
“已经撤走了。”
“你怎么知道的,难道你就在那当兵吗?刘光北问。
“我不在那当兵,但我知道那的情况。”
“为什么?”
“想知道吗?”
“想知道,但你不告诉也没办法。”
“也是你那句话,如果有缘,下次见面一定告诉你。”
“那咱就盼着下回见面吧。我这次回北京收获可大了,遇到了几个多年没见的小伙伴,”
刘光北刚说了一半,被张帆止住了:“光北你说话是不是有点儿忽悠呀。自己明明是在新疆长大的,怎么又出来几个多年没见的小伙伴儿?”
“我已经意识到了你会问这句话,我为什么普通话说得好,因为我从小就长在北京,小学是在德胜门二小上的。还用我再解释小伙伴儿问题吗?”刘光北一双咄咄逼人的眼睛看的张帆很不好意思。
“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儿。现在北京还有亲人吗?”
“没有了,我每次去北京都是投奔小伙伴儿的家。有时顺便给单位了解一下北京的市场。先透露一下,我是做贸易工作的,所以要随时注意市场的变化。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张姐您是干什么工作的?”
张帆很婉转地说:“我是干什么的能告诉你吗?我可不像你,不大的事儿就卖关子,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我不能跟别人说。不管是干什么的,我们都要为建设新疆多出力呀。”
刘光北听后非常高兴:“太好了,我们都是北京人。又同在新疆吐鲁番工作,真是有缘。”
火车行驶到了上坡路段,感到很吃力,速度明显慢了下来,旅客们的抱怨声不绝于耳。张帆吃过早饭,望着车窗外面的荒凉景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