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桑榆情缘 > 第四十四章 各路友人聚重庆

第四十四章 各路友人聚重庆

你的要求,你回到座位上听我说。这个问题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到的,我想这样,我尽力寻找,实在不行有合适的姑娘就让你们李团长进行着,年龄不饶人呀,往四十数的人了该考虑成家的问题了。李扬,你说呢?”

“一切顺其自然吧。”李扬低着头,面无表情地说着。

归队的时间到了,李扬和老首长依依话别。这次巧遇,使王总在重庆又多了一位知己,可又增加了一项找人的任务。

离团部不远的地方有座矮山,满山葱绿。山脚下有一块难得的开阔地,一项造福后代的大型工程将在这里建成。这是三线开工以来最大的一项工程,建成后将成为我国西南最大和最早生产机动车及配件企业,一期工程国家就投资上千亿(按当时币值计算),计划三年建成。现在工人们冒着三十八度的高温,正汗流浃背地忙活着,塔吊上下运送着各种建筑材料,汽车的喇叭声和指挥员的鸣哨声相互交织着。它是老首长重庆建设公司一工区负责施工的。为了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李扬在这个工地派驻了一个排的兵力执行安保任务。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战略要地,国民党时期或更长的时间都把重庆作为祖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镇来建设和防守。解放后,国家三线建设也把重庆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有上百家大型企业和大专院校选址在重庆。这是国家的长远打算,从今天重庆的发展印证了当年国家重点建设重庆的伟大构想。照这样的速度发展,再过十几年,重庆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崭新的新重庆将展现在国人面前。

在新建一些项目的同时,国民党原来盘踞重庆时修建的工程大部分也都被很好地保护了下来,这些都得益于当年我军粉碎的敌人几次大轰炸,否则,重庆早已夷为平地了。这些保留下来的工程项目经过简单维修就会完好如初,照常使用的。

老首长的宣传干事(当年大部分企业都仿照部队的编制和称呼设置人员岗位)小江是个漂亮的大姑娘,今年三十出头,已到了剩女的年龄了。匀称的身材,工作服穿在身上非常合体,白净的脸虽然常年在外仍不失漂亮的容颜,流行的发型更显得小江的干练和洒脱。说起话来虽言语不多,但句句到位,是做干事工作的标准人才。由于常年在外,至今还未婚配,以前也处过几个,都因工作问题不了了之。现在嘴上说不急,看得出来心里也是急火火的。

王总今天起得特别早,因为这项工程的主楼今天封顶,混凝土现场浇制,工人们挑灯夜战,一宿没停。他不放心,天刚蒙蒙亮就来到了工地,跟着上料架上到了混凝土浇制现场——十二楼的楼顶。从这里向四周望去,这个山坳里所有的施工项目尽收眼底。

“王总,您看这里。”项目经理摊开图纸指点着。

早饭刚过,小江披着头发急急火火地来到工地,她要通知王总一个急事,王总在十二层楼楼顶听到有人喊,赶紧下到了地面,小江说明情况后,驱车一同来到了驻军李扬的办公室。

王总一进门,李扬立刻站了起来敬了一个军礼,寒暄了几句后,对身旁两个陌生人一一进行了介绍。原来,李扬在一次工作汇报时无意中把饭店巧遇老首长的事说了,正好这个大工程是这位老首长组织施工的,所以,三线领导非常重视,想抓时间见见这位昔日的老首长,今天的王总。说来还就来了。来人当中一位是三线指挥部负责重庆段新来的总指挥李涵先生,另一位是李扬的通信员小刘。王总也如此这般的把干事小江进行了介绍,当小江与李扬的双目对视时,两双眼睛好像都在放光,握手时李扬的双手有些常人看不到的颤抖,小江觉得手心发热,好像出有微汗,赶紧抽回双手,安排客人就座。小江给每位客人沏了一杯上好的龙井茶,然后坐在了靠墙角的一张办公桌前,做好了记录准备。李扬不经意地看了小江一眼,小江的双眼也正看着李扬,瞬间俩人的脸都红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李扬昨天又失眠了吧。”老首长品了品茶,说道。

“没有,昨天睡得好好的。”他没想到老首长对他的红脸产生了怀疑。

“休息好了你的脸怎么红了,发烧了?不行就看看大夫去。”

“没事儿,可能是刚才看到我的老同学激动的,是不是李涵。”

小江低着头偷偷在乐。

老首长回过头看到小江低头正写着什么:“小江你乐什么,说说看。”

小江抬起头说:“我第一次听说李团长见着同学脸还红呢。”

“你认为新鲜,那你的脸为什么也红了,跟红布似地,也见到了同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