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救命之恩今难忘
“您这段儿经历我们还是第一次听说,蛮精彩的,要是提供给编剧,将会一部经典电影隆重问世。这部电影的主角非王总莫属。”李扬满怀激情地说。
王总摆摆手,说道:“事实就是这样吗,现在苦于没有编剧,同样也就没有这么经典的电影。”
李涵追问道:“鬼子走了以后怎么样了?”
“李涵老弟对这件事挺感兴趣呀。既然感兴趣儿,我今天没事儿就后半截给你们说喽,我说着你们喝着,咱们两不误。”说完他看了看正在聚精会神地听故事的小江,说:这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当时小江才几岁,现在已出落成大姑娘了。”
“这帮鬼子怕招上瘟疫,叽里咕噜地都跑了,有个鬼子把鞋跑掉了一只都没来得及穿,一瘸一拐地跟着跑了。江伯伯把我扶了起来,换一套衣服,做了一顿饭,我狼吞虎咽地吃饱了肚子。到这时才知道,江伯伯一家儿都是干革命的,俩儿子都在八路军的队伍里,可就是没在当地,大儿子在赣南地区是个副团长,搞游击战争,经常围着大山转,回不了家,好几年没有音信。二儿子是东北抗联战士,当年林海雪原中的小分队,他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不但参加了雪原上的几十场战斗,还参加了威虎山百鸡宴痛打座山雕的战斗。可惜的是,在后来攻打奶头山的时候不幸战死沙场。这些我在小江面前始终没提过,怕她心里不好受。”
小江多次表示:“没事儿,都过去二三十年了。当时我才几岁,根本就不记得,原来爸爸也没说过。您说吧,正好让我了解一下哥哥们的英雄事迹。”
“吃完饭我就和江伯伯全家分别了,回到了部队,由于相距很远,我和江伯伯家有几年没有联系了。”
“后来,我转业到了重庆。报到后的第二天,什么事都没干,就迫不及待地拜望了施救和保护我的江伯伯家。”
“解放后的重庆发生了巨大变化,处处高楼大厦,原来低矮的房子不多见了。我心存疑虑,江伯伯还住在那吗?是否也搬家住进了新房?凭印象我来到了江伯伯原来住的地方,公路宽了,楼房多了,树木茂盛了。猛然间我发现,熟悉的那片平房子还在,高高的台阶,已经失去了棱角;碱蚀严重的门楼仍然屹立在那里,已经露出木质的院门紧闭着。我上前轻轻地叩门三下,一连串急速的脚步声由远到近来到门前,开门的是江婶婶,她一边答应着一边打开了房门:你找谁?”
“我说:您是江婶婶吗?原来满头黑发现在怎么都白了?身体也发胖了。”
“江婶婶看我没回答她的问话,又问了一句:你到底找谁呀,哑巴了?”
“这时,我的眼泪唰唰的流了下来,江婶婶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忙问道:你这是怎么了,你是哪的,到我家找谁呀。”
我说:江婶婶,您不认识我了?江婶婶上前一步认真地端详着我,说道:“你是前些年被日本鬼子追赶的那位小王同志吧。”
“太对了,我今天来就是谢恩来的。说完,我顺势跪在了地上,想磕头却被江婶婶扶了起来。”
“别这样,赶紧进屋。说完江婶婶拉着我迈进了熟悉的正房。”
“房子还是那所房子,主人还是江伯伯和江婶婶。但生活的环境变了。在叙旧之余,发现江婶婶从容貌到说话都有别于十几年前的样子。”
小江说:“您说的对呀,都七十多岁了,肯定老态龙钟了。”
“你说的不对,“王总说“我说发生了变化是说身体长得富态了,脸上有笑容儿了,心气儿顺了。”
“江伯伯出去了?”王总问。
江婶婶说:“你江伯伯到百货公司买东西去了,现在大部分商品都要凭券购买,到那得挨个,一会儿就会回来。”
没见到江婶婶之前王总想,见到江婶婶是否还认得,可今天一见面就认出来了,王总说:“看上去您好像比分别的时候老了一点,但依然是风韵犹存。”
江婶婶高兴地说:“十几年过去了,你的身体壮实多了。”
王总说:“说实话,当年我的身体比较瘦小,以致江伯伯一把就把我拽进了院子。后来才知道,江伯伯也是我党的地下工作者。”
正说着话,老江从外面走了进来,来客人了吗?江婶婶马上迎了上去,说:“你看是谁来了?”
老江走近一看,突然大笑起来:“我说今天的眼皮老跳呢,肯定有贵客来嘛。”嘴里一边说着,一边用他的大拳头捶了王总一下前胸:“好啊,身体比当年棒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