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身救人的英雄事迹进行了报道,并附大幅照片。
消息传到了部队,部队首长对李扬舍己救人的精神大加赞赏,要求在部队中开展向李扬同志学习的活动,并报请上级批准,给李扬荣记二等功一次。
消息传到了新疆建设兵团,通讯员把当天的报纸递给了张帆,说:“处长您看,这个救人的军人多精神呀。”
“救人,救什么人呀,我看看。”张帆正在审查过节物资的准备情况,她拿过报纸,看到上面刊登的照片,不由得“啊”了一声:“这不是李扬吗。”
“您认识他?”通讯员好奇地问。
张帆含糊地说:“曾在一块当过兵,你忙去吧,有事儿叫你。”通讯员看着张帆异样的眼神离开了办公室。
张帆现在的心情可以用两个字表示:“激动”。心跳明显加快了。她看着照片自言自语地说:“李扬啊李扬,你让我找得好苦呀,找的我头发都白了,没想到你跑重庆去了。哎,怎么旁边还有个女的,难道是他的女朋友?”她急不可耐地把报纸铺展开来,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其中的一段话,使她从梦中惊醒:这位舍己救人的解放军军官当时正与未婚妻在江边赏景,忽闻“救命呀”的呼叫声,循声望去,有一落水姑娘正在汹涌的江水中挣扎,二话没说,他连衣服都没脱一头扎进了刺骨的江水中,奋不顾身地游向了出事地点。后来又有几个小伙子跳入嘉陵江参加了救人行动。经过两次施救才把姑娘救上岸。“从所附的照片中看到,李扬还是那么英俊潇洒,他的未婚妻长得也很漂亮。”
张帆将报纸贴近胸膛,合上双眼,李扬的音容笑貌不断的冲击着她的大脑,找了这么多年,现在终于有了着落。知道李扬现在一切都好,并且有了女朋友,她的心总算踏实了,并从内心为他高兴。如果有缘,相信这辈子还会见面的。
张帆在刘光北家呆了两天,每天晚上都要由刘光北送回部队。在刘家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转葡萄园了,不转不知道,一转还真的吓一跳,刘家的葡萄园好大呀。足足有县城那么大,并且都是那些高产香甜的葡萄,到了收获期,外地来他家买葡萄的络绎不绝,都是整卡车地往外拉。
现在到了葡萄冬季管理的时候了,剪枝埋土,坐肥浇灌,估计又得忙活一个多月。
刘光北在草原上的工作不太忙,经常回来帮助家里干活,张帆放假的这两天正赶上刘光北休假,所以他有充足的时间陪张帆到他家的葡萄园游览。紧挨着天山的那一块收成最好,个大、水儿多、还甜。里面还有几个景点儿供游人参观。张帆坐在刘光北的游览车上,穿过素有死亡之谷的疾风口,绕过连绵的火焰山,来到了这块吐鲁番大地上的明珠——天山葡萄园。张帆坐在车上,看着驾车的刘光北,她多么希望这个人是李扬呀。
游览车在漂亮的葡萄园大门前停了下来,张帆无比惊讶地说:“好漂亮呀,这里的风景明显好于那边。”
“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这叫天山风景区。世界著名的景点,我家的葡萄园就是沾了它的光才得以兴旺,张帆你看,这个季节应该说是葡糖淡季,咱们那边游园的游客很少,但这边出入园游客有增无减。”
张帆看到门口收费的美女忙碌着,问道:“咱们到里边游览还收费吗?”
刘光北看看张帆说:“我的傻姐姐,这是咱家的园子,能收费吗。”
张帆脸红了一下,忙说:“那咱们进园看看,我来新疆这么长时间还真没到葡萄园深处看看呢。”
“请张美女做好,开车喽。”
自从与刘光北建立了恋爱关系后,张帆有时间就到刘家帮忙,所以和刘光北见面的机会多了起来,时间一长,感情也深了,俩人的婚事终于提到了家庭的议事日程。这不,在春节临近的时候,张帆又来到了刘光北家。
新疆的春节与汉族的春节有区别,汉民族的春节是在农历新年的一月一日,除夕结束后,到了大年初一,人们相互拜年,祝愿来年交好运、发大财。而新疆的春节是在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禾草喷绿的春分节开始,到清明节结束,称为“诺鲁若孜”。由于汉族同胞不断进入新疆工作,特别是两族通婚的家庭越来越多,因此,汉族的春节在新疆各地也慢慢的兴了起来。他们要把小麦、玉米、青稞等谷物煮成的五谷八宝饭,盛给大家同食,以此祈求和祝愿来年五谷丰登、生活美满。
刘光北全家都是北京人,当然应该按汉民族的习惯过春节,特别是张帆要在刘家过春节,所以,刚过腊月二十,刘家就开始忙活开了。一切都按照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