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李先生。”经大娘同意后,李扬便直接去了西厢房。
当时李涵正在厨房做饭:“李涵在家吗?”李扬在门外问了一句。
李涵撂下厨具,打开房门,问:“谁找我?呦,李扬兄弟,你怎么找来的?”
李扬说:“进屋说。”
老同学突然造访,使李涵有点措手不及。“你弟妹回娘家了,我也没拾掇,有点乱。”
“老同学别客气,两年多没见面,你是怎么过来的。”李扬问。
李涵告诉他:“往事不堪回首,我也受了很多罪呀。要细说的话还得从重庆回来说起。我到北京后刚下火车,就被小将们发配到了近郊的一个农场,到那一看,像我这样的人多了去了,甚至连一些高级领导都去了。”
李扬问他:“到那这帮人真的种地吗?我看未必。”
李涵说:“年青一点儿的种地,上了年纪的学习报纸,还有的在小工厂里干活。我去了以后,碰到一个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冒着枪林弹雨回来的老干部,他的职务是省部级,因在文化大革命的关键时刻说了一句实话,让小将们抓了起来。过去管着若干人的领导,这回不得不收敛了一些。上边让我和他负责农业机械的保管和维修。”
“正是由于跟这位老干部一起干活,一屋睡觉,并且还攀上了同乡,使我俩之间的情谊越来越深。后来,只干了半年,老干部因身体原因回去了。又给我换了个人,就这样我在这个农场一干就是二年。”
“后来我找到那位老干部加同乡,想通过他安排个好工作,经过活动他把我安排在了现在的这个单位。”
李扬说:“现在好了,有了固定职业,有了房子,心情自然就好了。”
李涵像是想起了什么:“唉,你怎么知道我住在这儿的?”
李扬故意卖起了关子:“是啊,我怎么知道你住在这儿呢?这是个谜,想知道吗?”
“当然想知道了。”李涵心想,知道我住在这儿的人不多,莫非他们碰到李立了。“你们是不是碰到李立了,听她说的。”
“太对了,也太巧了。”李扬把在天安门广场巧遇李立的事情说了一遍,这才使李涵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