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砝码 > 90、一路上都在想着心事

90、一路上都在想着心事

刚脸都拎得出水了。其他的与会者大气都不敢出。

说了这么多县委书记周博的故事,他长什么样?以前干过什么?这里有必要大略介绍一下他的人生轨迹,好让读者给他在脑海里有一个具体的画像。不是前面不说,而是有意的不说,呵呵呵,有点装大尾巴狼了。

县委周书记叫周博,现年50岁,1米7左右,白净,偏瘦,戴副眼镜,看起来很儒雅。平时不苟言笑,但头脑灵活,精力旺盛。本市农专校毕业后,在其它县的乡镇干过。那时是八十年代中期,各级党政机关到处物色大中专学校毕业的知识分子,于是,周博调到县委,到市委党校,从办事员到副科长、科长,最后还当到了教授。再后来又从市上下派到县上当副县长、组织部长、副书记、县长,回到市上当了三年经济贸易局局长,四年前又到益昌县当县委书记,几上几下,可以用“政治经验丰富”、“老道”,甚至“老狐狸”来形容都不过分。

虽然市上的局长和县委书记是一个级别--正县级,但含金量的差别可就大发了。全县人们的生活好坏,经济发展的快慢都与县委书记息息相关,包括几百甚至近千领导干部的升降流转也可以说都是他说了算。他一句话可以让你从地上到云端。也可以一句话,让你在这个地盘上的政治圈里如同行尸走肉,牛逼不?而且从一般规律看,县委书记提升的概率远远高于市上这一级的局长。从“官”的正解来说,县委书记是一方诸侯,才是“官”,而“局长”之类的只能够算“吏”,“官”有生杀予夺的权力,而“吏”只是为“官”服务跑堂的,嘿嘿,你说县委书记和同级的“局长”比较起来,谁更牛皮哄哄?

因此,刚刚到任的时候,周博还是立下了雄心壮志。颇有一腔“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英雄气概!

两年前,在国外留学(--私费)的儿子回国的时候,问,爸,您一天到晚的都忙些啥?于是他带着儿子到正在修建的公路来看,说道,我就是忙这些,这也仅仅是我工作的一小部分。热火朝天的场景,把儿子也感动的当场快跪了。

但是干了几年下来,他感觉县委书记也不是人们想象的那般滋润、有权力。也有许多的苦楚和无奈,诸多的掣肘,蕴藏着很多的风险。比如干部的调整,随时都有不是省上的,就是市上的领导打招呼,就差中央的了!要求把这个提拔一下,那个照顾一下,所以每次干部的调整就是一个解决矛盾的过程,就是一个多方妥协的过程,县委书记就得玩好平衡术,因为哪方你都得罪不起,否则你在什么地方吃了亏都不知道。

还有就是钱的问题,哎!这里先不说,反正钱是个好东西,每每看见那红彤彤的一扎扎的钞票,心头的那个爽啊,真是不摆了!或者银行卡上那一长串数数的增大,就像玩魔术一样。哎!但是,但是这个风险太大了!有时也让人寝食难安,甚至苦不堪言,做噩梦!这里不说也罢!

还有就是发展的压力,上面根本不管你当地的具体情况,经济指标年年都是两位数的给你增加。没办法,最后只有造假。上面也知道,但好像他们有怪癖一样,反正就喜欢下面的蒙他。

再看看其他几个与自己资历差不多或者比自己资历浅的县委书记都相继提拔了,不是当了副市长,就是进了市委常委班子,或者市上的人大、政协班子。就是在同类型的县委书记的岗位上,一般干个2、3年就调整高升了。自己还在这里,心里不免有时感到失落。当然,这种情绪一般人是看不见的。

从梓阳市到益昌县大约有不到30公里路程,周博不知在这条路上跑了多少回。他太熟悉这条路了,不仅见证了这条路的发展变化历程。而且就是在他的任上发生了这些变化,他是最直接的参与者、建设者,甚至是决策者。他为这条路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刚开始来的时候,这条路还是2车道,后来改成4车道,一年前修成了6车道,而且路程也由原来的40多公里,缩短到现在的不到30公里。

公路两旁的绿化景观也十分漂亮,沿线两旁农民的房屋也由原来低矮的平房变成了一幢幢小洋楼。

周博坐在车上,一直没有开腔,只是看着沿路的风景。

深秋,空气透着萧瑟的寒冷,外面的雾气在车子的玻璃上微微附着。窗外两边的农田里的油菜开始泛着绿意,有着向上伸展挺立的劲头。

因为近段时间的事情,周博没有太大的心情欣赏和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一路上都在想着心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