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虽远必诛 > 正文 (九十六)

正文 (九十六)

现在,新闻的最热点就是这位低调、朴素、极富仁慈心的老人又要公开讲话了。地点正是定在《乌木日报》大楼的这座礼堂内。熟悉的记者们相互透露着,或者揣摩着这次演讲的内容。在寺庙人质事件后不久,北部省议会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要公开演讲,一定是以这个老人的威望,再度呼吁民族的团结和对恐怖邪恶的谴责。不仅是本地的新闻媒体,一些外地媒体,甚至是境外媒体都在设法多争取一些入场的名额。要知道,对于北部省,天可汗国来说,不仅是代表着官方的态度,更多的是站在这位老者身后的那些民意。

这天上午,《乌木日报》大楼的礼堂里,就为准备艾买提老人的演讲而忙碌着。

九点半整,哈克维到达了迪化大街,迈着轻松自在的脚步走进了《乌木日报》大楼。他穿得不多,深色的牛仔裤、棕色的登山鞋、里面穿着一件灰色羊毛衬衫,套着一件职业记者习惯穿的双面马甲背心,最外面则是一件厚厚的户外防寒服,以抵挡在露天时凛冽的寒意。他背负着许多看来是一个记者现场录音、录像、采访必须的电子设备,身体稍稍向前倾斜着。在他的背心和户外服的背面都印上了‘石流市新闻速递在线’的字样。而脖颈上挂着的蓝色身份牌上面写着的‘巴江’的名字,和他现在手执的记者邀请书上的名字是一样的。

弄这张通行张,对于哈克维来说,只是多了一条必须为他的目的牺牲的性命而已。石流市只是北部省腹地的一个新兴小城市,虽被誉为‘戈壁明珠’,但作为一个县级市,对于北部省这样的超大的行政地区来说,实在是有些微不足道。但这并不说明,他们不会关心时事新闻,在互联网高速发达的现代社会,一个有价值的新闻,往往会提高一个城市媒体的知名度和城市名片的传播度。得到了艾买提主任要演讲的消息,这个小城市的新闻网也以第一时间争取到了一个入场名额,派出了他们最为得力的新闻记者巴江前往首府乌木市做即时新闻报道。正是地理条件的偏远让哈克维找到了这个点,一个小县城的记者在北部省这个广袤地区的无人公路上出了意外,是没有人会知道的。而这个无辜者的尸体也将埋没在漠漠的瀚海中。卡辛是个不错的助手,在他交给了他这个名叫巴江的记者通行证后。只用了半小时,一张足以乱真的,镶嵌着哈克维伪装后面貌照片的身份标识已经挂在了他的脖子上,包括那份作为通行证的记者邀请书。

哈克维精确的计算过他使用这张通行证的安全性。这是个可以制造出头条新闻的演讲会,到场的很多都是媒体界的精英,还有一些当地主要的官员和具有声望的人物。接待这些人的工作已经会把安全人员和接待方忙得团团转,并不会注意一个小城市来的记者是不是本人。只要他拥有正确的入场通行证,上面所记述的人名和服务单位和电脑记录中相同就成。哈克维的精细还在于他对自己外貌的改变,根据当地人的习惯,他贴上了络腮胡子,并且戴上了稍微有些曲卷的黑色长发头套,记者里面很多都自诩为和艺术家是同道中人,稍微怪诞点的发型应该是司空见怪的。当然,作为文化人,他还必须戴上一副宽边的有色眼镜。

尽管如此,哈克维还是严守着自己的时间表,他不认为一早潜入这栋大楼里,是一个好主意。在记者们开始蜂拥的时间段里,他准时出现在了这些人群里。并且,随着人流挤入了电梯,来到了二楼这个礼堂的所在处。周围的很多人装备都和他差不多,肩上扛着三脚架和长长的电缆线。

前面的检查,让人流开始呈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越是后面的人散得越开。并且,都想通过自己的用力,往前挤着,哈克维尽管不想过于显山露水,但被其他人推搡着,也不由自主的往前挪着步。越往前,开始逐渐有了一字队形的形状。周边的保安人员木然的望着这些时刻希望采集到热点的职业者们,时而伸出手阻拦着那些企图不排队就想快速通过,着急占位的记者。

这和上次哈克维扮成一个新闻投诉者形象,进来侦察的情况迥然不同。那次让哈克维悄悄的观察了这个礼堂的角落和出入口位置。时间是在收到艾沙对他发出的‘行动’指令的第二天。

喧闹的人群中,哈克维是个孤独者,一些相识的记者们不停的交头接耳。他的脚步在光滑洁净的金线米黄大理石上慢慢的向前移动着。进入了成型队伍后,右手便是一个高级会员休息室。里面的装修非常考究,还设有一个橡木台面的吧台,提供者休憩者的饮料。镶着花纹木板的墙面上,挂着一些显赫人物的画像和照片。几扇落到人小腿处的大窗,可以惬意的坐着边观赏到下面大街上的景色。一些拥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