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浩看着培缨,将她拉入了怀中,紧紧的拥抱了一下,松开了手。用力点了点头,转身拿起了他装有电脑的公事包,迅速的开了门,消失在了走廊中。
罗培缨稍稍沉醉了一下爱人的拥抱,立刻拿起了电话,“命令小组所有人员,五分钟集合,一级响应。”挂上了电话,她以最快的速度检查了自己的着装,快速走到了门边,取下了自己的头盔,一边戴上了墨镜。也走出了房间。房门在她身后‘砰’的一声重重的响着关上了。操场上,已经响起了嘈杂的脚步声。
冬季的太阳虽然紫外线的刺激依然严重,但温暖度已经很低,多云的天气更是遮盖了它的大部分光辉。《乌木日报》大楼的上空依然漂浮着一层灰色的烟云。大批的警察在大楼附近拉着封锁线,并且严格控制着进入着这一区域的人员,尤其是闻讯赶来的市民和大量的媒体人员。北部省刑侦总队在接管者还没有到达现场的情况下,临时担当者指挥者的角色,不停的对着他的属下吩咐着一连串的事项。他的脸上充满着火一般的愤慨。‘锋速’小组分乘着几辆越野车赶到了这里,立刻被充塞到各个警察执勤小组中,担当起小组指挥员的职责。封锁线进一步的扩大了。
罗培缨跳下了自己的车,快速的走向临时搭建的现场指挥区。一路上,她已经看见这个犯罪现场的惨象。大楼还在冒着烟,一些消防队员正从云梯上向楼内不停的喷射着高压泡沫。地面上,无数的警察跑来跑去,对讲机不时的传出着各项指令。迪化大街上,停满了各种警车、救护车、消防车和一些政府官员的车辆。面色冷峻的警察们仔细检查着每一个出入人员的证件。
在过来的路上,罗培缨的小组不得不一路拉响着警笛在得以较为快速的通行,整个乌木市第六区的交通几近于瘫痪,交警们站在各个路口,进行着临时交通管制,指挥着各种车辆改道。长长的车龙堵塞了几个街区,喇叭声音此起彼伏。在外围,不少警力还在劝阻和驱散着那些看热闹的人群,人们惊异、恐惧的眼神不断的跃入罗培缨的眼帘。让这个反恐总局的女警官心情感到无比的压抑,这究竟是怎么了?是什么让这个世界如此的疯狂,灾难一次又一次的降临到这块土地上。
指挥区中,几个已经是老相识的指挥官已经聚拢在了一起。丁军拿着对讲机,不时的命令和询问着什么,一边还向几个穿着西装的北部省的领导们做着汇报,其中就有副行政长官龚威先生。他双手抱着肩,脸色沉重而阴沉听着属下的汇报。常光在一旁,手拿着一叠材料,看着还在冒烟的大楼,一边他的助理王静飞不停的在讲着什么。秦浩也已经站到了这些领导之间,听着各种报告,一言不发。在他们的旁边,已经搭建起了临时的电子通讯站,技术人员在几个电脑前忙碌不停,几架电话铃声一会儿响个不停。
看到了罗培缨走来,头头们只是礼貌的点了下头,没有过多的热情,继续着自己的事。常光向她招了一下手,她立刻朝他走了过去。常光先是给了她一张电传指示,这次她与常光在事件处理小组中平级,她负责对现场犯罪使用的爆炸物进行评估,并且对当地的反恐作战做出指导性意见。而常光的任务显然比他艰巨,要侦察罪犯的踪迹,这其中包含了很多人口流动的控制,现场证据的查验和其他相关类的工作。他们都必须服从于总局和安全联席会议派出的张玮和秦浩的指挥,以秦浩为事件处理组长。
接着,常光将罗培缨领到了一个电脑前,让正在操作中的技术人员,对她开始了现场的详情报告。罗培缨对常光点了点头,后者立即离开了,他还有许多棘手的工作要马上处理。罗培缨开始静静的听着技术人员对她的讲解,她没有任何的提问和插嘴。她知道,在事件现场最初的认定中,要信任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这对于以后马上要展开的深入调查有极大的益处。她可不像一些在反恐总局坐惯了办公室,到了基层,就以权威自居,否认或者主观认定一切的官员。
她仔细的听着报告,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眼睛认真的看着电脑中的画面和各项数据。一幅幅惨景让她的眼睛开始剧烈的疼痛起来,她不得不强忍住自己的恶心和愤怒,镇定住自己。
“不要让情绪左右自己,你是一个指挥员。”不知道什么时候,秦浩已经站在了她的身旁,可能俩人之间心灵上的那种默契,让秦浩说出了那番话,“我相信你能明白,而且担负起自己的职责。”
培缨转头看了一眼秦浩,点了下头。这不是对爱人的表示,而是对领导者的敬意。便转回头,继续听着技术员的讲解。秦浩穿着便装,他度假时的服装,安静的站在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