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的夜晚,梅纳首都的总府之外,对峙的双方还在做着各自的准备。
叛军一方的部队都在做着战前补充,他们预计将在夜里12点发动进攻,因为他们的队伍更习惯夜战、混战,这也是目前战场的实际情况决定的。
因为黑夜让双方都不容易看清战场形势,生理时间产生的困意会让人更容易疲劳,叛军采取攻势,有着很大的主动权,他们修整之后更适宜在夜里展开攻击;
凭借着夜色,他们的攻击更容易造成守军的混乱,而混乱的守军队伍,防守的强度必然降低,他们获胜的概率也更大。
当然,这一切安排都是哈桑的谋划,在取得周边势力的支持后,他仍然耐心的等着总攻时间的到来。
午夜的时候,叛军的部队经过休整,数十人一支的分队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府前的广场,沿着高墙形成一个个战斗序列。
排在队伍前列的是架着机枪的皮卡车,车子周边聚集着数名扛着火箭筒的士兵。
中间偶尔还布置有一两辆夺自政府军的装甲车,上面同样树立着机枪。
他们的面前就是背靠河流的总府大院,只有正面的上千米区域适合他们展开攻击队形。
而高墙外竖立的水泥墩,还有高大墙壁上伸出的密集枪管将是他们最后的阻碍。
当夜晚12点的钟声敲响,总府的周围突然点起了无数的火把,战斗准时打响,叛军依照顺序在数个方向发动猛攻;
在荣升为叛军副司令的阿杜姆将军的坐镇指挥下,顶头的装甲车和机枪首先发动攻击;粗大的子弹和炮弹打在高大的府墙上,形成一个个焦黑的印记,炸起的水泥碎块飞散的到处都是,偶然有射高的炮弹,落到了总府内,发出巨大的炸响,爆出一个个灿烂的烟花;
面前这个耗费巨资修建的建筑物,凭借着坚固的水泥高墙,还有墙外密集分布的水泥墩,成为了叛军最后一个难以攻克的堡垒。
总府内,高墙上分布着上千名精锐的总府卫队士兵,他们依仗着身下的坚固掩蔽物,拼命进行着抵抗。
在他们的手中,火箭筒,手雷,燃烧弹,还有便于投掷的炸药包,不要钱似的倾斜而下,在不断的爆炸声中,叛军一方冲在前列的坦克和车辆,成为了一个个燃烧的火炬。
整个战场上此刻充满了喊叫声和爆炸声,仿佛静止的巨幕电影,突然按下了播放键。
刺耳的声响和宏大的战斗场面随即展开,战场上的人和车辆,如同一场排演过的战斗大戏,齐刷刷的冲上,又齐刷刷的倒下。
就像被按下了起爆器一般,战场上升腾起无数剧烈的火焰,士兵的尸体很快就铺满了整个街道。
在战斗中占据防御优势的卫队,取得了骄人的战绩。
说起来,他们的战斗素养明显高出叛军士兵一大截,与首都外围防御的新兵不同,他们都是从各个野战兵团中选出的精英,更经过了严格的训练和教导;凭借着精确的射击还有完备的防御武器,打起来更显得心应手。
战斗进入胶着状态,叛军攻击队伍在很短时间内就付出了惨重代价,他们前列的重型攻击武器没有发挥出太大作用就被打没了。
领军的阿杜姆有些无奈,大型攻击武器的缺乏,始终是他们这种流动军团的软肋。
遇挫的消息汇报上去,哈桑也没有办法,他曾经屡次的暗地下请求,让那些支持自己的大人物悄悄提供一些装甲车等,但是都被背后的势力拒绝了。
可以看出来,出于各种盘算,这些势力都不愿意看到这个叛军集团成长为他们以后的威胁,他们更愿意看到战争削弱双方势力的结果,这样才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哈桑本来还有几十架高射机枪,但是由于在中部战役的失败,大部分都被扔在了中部战场,不然几十挺机枪平射也足以将那道高墙轰塌;
看着手下不停地死去,哈桑也没有很好的办法,他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依靠着有限的兵力,去打赢这场战争。
守卫部队还在拼死还击,叛军部队则因为缺乏攻坚武器,仅仅依靠部下的不怕死拼命作战;却始终拿不下这个坚固的堡垒;虽然战斗中造成了政府军的大量伤亡,但是其自身伤亡更大,要不是未来的政治收益和奖赏的激励,估计叛军自身都能先崩溃。
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双方都在依靠着勇气坚持着,谁也不愿意首先倒下,对于双方来说,任何失败的一方就意味着失去一切。
伤亡巨大的总府卫队,严重不足的兵力防范这个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