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米国和华国的军事术语,整体上实在是个大杂烩,难怪让旁边高傲的高卢人看不起。
其实这也不能怪云诚,毕竟他手下大部分的队员都是肯亚人,还有几个梅纳和华国成员融入,在日常的交流中,他们自然统一采用米语交流,况且,他们使用的许多武器装备都是来自先进的米国和毛子国,而训练的时候,又出于主官的特长和爱好,更多地采用了华国的训练和作战模式。
云诚此刻已经顾不上其它,全身心地投入面前的任务,他看着眼前的骨干说道:“兄弟们,我们又要面对一场恶仗,现场大家也看到了,环境对我们很不利,掌握的情报又不足,一切只能靠我们自己,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外援;
我先说一下目前掌握的信息:
一、地势方面,通过前期侦查和熟悉环境的居民介绍,整个度假村地势平坦,占地较广,约有三万平米以上,周边地势开阔,外围只有一道不高的围墙,采用的是水泥基座上的铁栏杆结构;
内部房屋较多,也比较分散,分布也没有规律,村落内部植被丰富,高大的树木也较多。
存在的困难是周边建筑物不多,只有前面有一些散乱的民居,附近没有太多较高的建筑物,无法建立有效的制高点,百米外有个大清真寺,高塔有十米左右,是唯一可以利用的建筑物;
围墙到后面房屋集中区域之间距离约百米,视域内都没有遮蔽物,这样就容易造成我们攻击距离较长,暴露在敌人枪口下的时间同样也更久;
度假村后面不远处有一座不高的山,也是唯一遏止匪徒逃跑路线的最佳位置。
二、袭击过程,据逃生的当地工作人员介绍,袭击发生的时间是中午12点前后,当时正是酒店内进餐的时间,度假村后排房屋附近靠近酒店内的餐厅,大树下设立的餐桌椅位置都是聚集的客人,匪徒是乘坐两辆皮卡车直接冲进了内部,持有自动步枪等武器,人数应该在十人以上,具体数量不确定;
匪徒进去之后没有进行屠杀,只是打伤了几名保卫,很快控制了整个酒店,然后他们主要集中在后排房屋及中央作为接待的大房内;袭击发生最初,一些游客和工作人员处于外围较远的屋子,没有遭到匪徒的控制,他们成功脱逃。
根据情况分析,匪徒应该不是极端分子,而是别有目的,据揣测应该是此地暂居的高卢军官是他们的目标,其它的人质多数是西方到来的游客,他们估计只是受到牵连。
存在的困难是,目前不能确认具体控制的人质数量,也不知道扣押人质的具体地点,就连匪徒的准确数量都不能确定。
三、现场的人员对比,我方占有较大优势,当地宪兵仅作为维护秩序力量不计算在内,可以投入战斗的人员,计有高卢特勤小组成员十五名,我方反恐队员二十五人;匪徒数量在十人以上,持有的武器多为自动步枪,估计会持有手雷等辅助攻击手段,是否会安置炸弹我们也不能确定。
综上所述,环境和情报方面,我们都不占据优势,而且敌人还处于暗处,我们处于明处,我们唯一的优势就是人数较多还有战术水平较高;
从匪徒扣押人质没有极端行为,判定目的是针对内部的某些特定目标,我制定的战斗方案是以打迫逃,以拯救人质为目的,多点突破,围三阙一,将匪徒从隐藏的地方赶出去,主要的歼敌地点在后山。”
云诚看了看老何,两人眼神交流一下,取得了共识,同样领会精神的还有现场的分队队长,行动方案有了,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布置了。
实际上云诚制定的行动也没有特别明确的步骤,只是根据形势制定行动的大体方向,执行任务的时候,将会如同他们以往一样,需要根据进展由指挥人员不断地调整,并且还要求现场处突人员有较高的临机反应能力。
老何带着队员下去占据各自的战斗位置,两个枪法好视力好的队员,被秘密选派出来,潜入大清真寺的高塔占据了最高位置,作为整体行动的外围观察员;同时两名胆大心细的队员携带观察设备,潜入靠近度假村围栏的一栋房子,建立了前线观察哨;
剩余的队员在老何的带领下,按照三个方向找好攻击位置,潜伏在围栏下方的一米高的水泥墙后,等待突击命令的下达。
云诚已经拉着在一边暗自生气的高卢少校走到不远处的角落,他也不管对方脸上明显的不愉神情,直接分配了任务;他的命令很简单,就是让十五名高卢特勤成员,移动到度假村后方的山脚下,执行封锁和埋伏的任务。
特勤少校埃里克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