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从不珍惜,就不要后悔;如果你从不试着去理解,就不要憎恨;如果你没有亲自经历过,就不要妄加评论。
人们常说死者已矣,节哀顺变。可是这句话只能为外人道,身临其境的人又有谁能看得这么透呢?所以这句话伊澄没法给丁博,更完全理解他恨她,将心比心,换做是她,也会与他一样吧。
丁宁,你怎么就舍得扔下这么多爱你的人就去了呢?
伊澄站在墓碑前默默地说,这里其实已经是空的了,后来她把丁宁离开那天的衣服埋进了地下,算作思慰吧。
清冷的墓地,有风吹来,让人开始觉得寒冷,沿着中间的小路,她往回走,萧辰逸还在车上等她。另外一块墓地边也有人在祭悼,烧着纸钱,她随意瞥了一眼过去,是个妇人背对着她,可能是在为亲人哀悼吧,来到此处的又有谁不是伤心思念的呢?
这个妇人的背影来看,应该年纪不会很老,伊澄侧身从她身后走过,一股桂花味的香味袭来,轻勾了她的心头,这个味道似曾相似。正想回头去看看这个妇人的脸,却看到那头萧辰逸已经姗姗行来,可能是在车里等得心焦了。
于是就罢了回头去看的念头,快步走向萧辰逸。
******活着的人生活在继续,可是当有一天你发现那个你以为死去的人活生生的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作何想?
时间匆匆而逝,已经跨入12月份,冬天来了,今年的冬天尤其寒冷。
伊澄因为无所事事,去商场准备买些冬衣,顺便帮团子也买两套,有一阵子没见到那小子了。她对团子不再像以前那样迫切,她觉得只要好好相处着就心满意足了,人必须要知足才会常乐。
上回与刘一新那通电话后,两人也再没了联系,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冷战,但是离开了别墅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其实有时候两个人虽然在同一个城市,只要不是刻意相见,是很难碰到一起的。
那些“有缘千里来相会”的言论真的只存在于书中或者电视中,缘分这个词是最虚无缥缈的。
正随意走在商场,身边走过两个人,又飘来了熟悉的桂花香,视线不由被前面两个身影吸引住,不,应该说是被那个女人的身影吸引住。伊澄有强烈的直觉,这个女人就是那天她在墓地碰到的那个妇人,因为她们身上都有那种熟悉的桂花香味。
那个女人忽然侧过脸来跟身边的男人说话,伊澄觉得是不是自己看花了眼,脚步不由地跟着他们两个。
一路跟来,发现那是一对母子,不时地母亲会跟儿子说着什么,她眼里的宠爱,让跟在身后的伊澄觉得羡慕。她的儿子很年轻,看着也就只有二十岁左右,很难想象这么大的人还会陪着母亲来逛商场。
只是为什么那张母亲的脸是那么熟悉,与记忆中的人好像!
是她的错觉吗?那个人明明在二十年前就已经去了,父亲倒在车轮底下,母亲倒下的身影,再次从眼前闪过,她不可能记错的。
真的是人有相似吗?那个女人长得太像她的妈妈了!虽然十岁那年妈妈随着父亲而去,时隔二十年了,但是他们在自己脑海里的容貌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模糊。她与记忆里妈妈的脸是一模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是现在这张脸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两鬓已经斑白。
也许是伊澄跟得太近,母亲身旁的儿子回头注意到了她,转而跟他妈妈说起,女人也回头来看。那女人看到她微微有些惊讶,脸上闪过迟疑,并没有上前来,只是回头拉着男孩走了。
伊澄不敢确定,可是又控制不住自己的脚步,人有相似,但是相似到这种程度,太不可思议了,难道是妈妈有什么姐妹她不知道的?
没再跟得太近,保持一段距离,看到他们卖了衣服已经下楼,他们上了一辆车,忙从路边打了个的,让司机跟上前面那辆。他们的车停在了一个旧小区门口,步行走了进去。
伊澄看着他们的背影,有些恍然。跟门口的保安打听,刚才进去的那对母子是谁?保安迟疑地看了看她,只说他们姓李,就再也不肯吐露半点。
看了看小区里面,已经看不到他们,显然是进了某间公寓,只好记下地址,打车回去。
回到家里,一个人坐在沙发里,仔细回忆二十年前母亲的脸,与今天看到的有何不同,是她的记忆模糊了吗?还是真得是自己思念成狂?
那时的年代摄影并不流行,所以很少拍照,而且当时意外来得突然,加上之后自己的封闭,就算有照片也早已经不知所踪,所以现在根本没法拿照片出来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