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宋江山第九卷 > 第6章 第三节 家人团圆

第6章 第三节 家人团圆

中的策略细节也渐渐完备起来。

文天祥一口气将表文写完,然后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发现了几处尚不满意,便再一一地修改了。想了想,又誊写了一遍,这才珍重地将表文收起来,轻轻地吁出了一口气,似是放下了千斤重担。

嘴角含笑,立于一旁磨墨的李璇儿见文天祥如此情状,笑道:“先生又出大计策了!”

文天祥胸有成竹道:“此番策略若施行,便可尽得江南势力为抗击元蒙所用,不只为大宋军队增添一有力臂膀,亦是聚拢民心的好法子。”

李璇儿道:“先生此前担忧人心涣散,若民间义士可聚拢来,何愁不能同心戮力,共御外敌呢!”

临安城的皇宫接到了文天祥的上表,果然有了一番小小的震动。可惜的是贾似道和陈宜中之流见其表文并未有大喜,反有恐惧之态。

原来,贾似道以往与元蒙军交手时,见识了元蒙军队的凶悍,他是打心眼里害了怕。在贾似道看来,蒙古人既剽悍,又不好惹,大宋若要生存下去,唯有求和而已。不然像西夏或者金国,惹怒了元蒙人岂是好玩的?铁蹄一来,早早踏平了这两国。为何宋廷尚存,那是因为大宋的皇上(包括自己)识时务!当然,兵是要操练的,仗也是要打的,但是打仗或抵御,那都是为了求和。眼下出了个不识时务的文天祥,还鼓励操练了一支不识时务的义军,实在是大为不妥!万一惹怒了元蒙人,招致更猛烈的进攻,到时候将如何是好?

贾似道刚一言说反对之意,陈宜中当时便表示了附议。贾似道颇感得意,陈宜中如今也算得上重臣了,可还唯自己马首是瞻。

陈宜中观贾似道得意之色,心中微哂,并不为然。

陈宜中心里明白,文天祥的策略将来定是有用的,并且对于招募的水兵而言,无论此番朝廷决定解散或者编制,都不影响这一支队伍的存在——毕竟天高皇帝远!江万里在朝野和民间的名声都很高,这一支义军既有大义的名声,又没有用官家的粮草,也确实没有道理去解散。陈宜中的恼怒是因为,文天祥竟然没隔两天又第二次上表,这一次的上表中更详细地阐述了民间力量的好处,文字激昂,情绪呼之欲出,这简直是对朝中诸位重臣赤裸裸的打脸!因此陈宜中便压下了这第二份上表,这也是为了给文天祥一个下马威:文大人你行事太过于激进了,朝政之事不是那么简单的,特别是扯到了军队上。反正第一份表已经上达天听,议论也已经尘埃落定。无论理由多么充分,朝廷诸公各自心怀鬼胎,分明是不愿意文天祥手里有这一支军队(哪怕是杂牌军)的——当然也包括陈宜中自己。

得到消息的文天祥并不意外,但是心中失望极了。他甚至怀疑起来:“难道没有人看得出大宋之危局吗?大宋若危,诸臣子又何以立足呢?”

又是提刑衙门的书房,连着好几夜了,文天祥并不愿去后院姬妾处歇息,这在文天祥来说,是不多见的。此时的文天祥站在院中,时而举首望月,时而低头踱步,时而面露坚毅之色,时而皱眉摇头叹气,复又望着月亮发呆起来。

随侍在旁的女子衣袂飘飘,月色下肌肤晶莹,正是李璇儿。

李璇儿见状,便知道文天祥又有了难以决断的事情。

李璇儿问道:“先生近日忧色甚于往日,璇儿猜测,若是小事情,先生举手间便能解决,所以必定不是小事。所以璇儿大胆一问:先生前日上表之事,是否朝廷没有了下文?”

文天祥月色下注视着李璇儿,只见这女子眉目间一片清明。文天祥在李璇儿面前并不讳言政事,于是对李璇儿道:“朝中贾似道、陈宜中一力反对义军,唯恐义军为元蒙诱饵,惹怒元蒙,引来大兵祸。”

李璇儿立刻皱起了眉头:“此话从何谈起?简直毫无道理!”

文天祥苦笑道:“世人都知道有军队才能抵御外敌,从未有外敌压境反而令自己的军队解散的。此等滑稽之事,皆因为奸臣当道,使得政令不明啊!”

李璇儿进言:“既然奸臣当道,那便想办法去了奸臣,剩下的不就是直臣了?”

文天祥沉吟:“哪有那么简单?奸臣尾大不掉。”

李璇儿撇嘴道:“那便去了他的尾巴,难道他还不知道疼么!”

文天祥闻言哈哈大笑,只觉得心情舒畅。

翌日,文天祥又拜访了自己的老师。

江万里听说文天祥半个月内连上三表,不由地笑起来道:“你还是太急切了。水军操练,以及招募民兵,收纳义士,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如何统筹操练,谁人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