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重铸南宋 > 第二十二章 歃血为盟

第二十二章 歃血为盟

宇从学院出来已经日落西山,各家各户炊烟聊聊。他闻着饭香,不禁觉得肚子空空,于是散去了随从,只带上李忠贵,来到了县城最好的一个酒楼。

“客官两位,里面请。小儿,准备雅间。”宇才走到门前,掌柜老远就招呼上。

“来了!”店小二一边吆喝,一边将两人领到了楼上的雅间。

宇一边扶着梯子一边打量着店铺的格局,心道这酒楼老板眼睛很老道,一眼便看出自己不同常人。等泡上茶后,肖宇打发小二去叫掌柜。

“掌柜,你们这生意挺火啊!”宇一边喝着茶,一边询问道。

掌柜满脸堆笑,回答道:“托公子的福,全靠着有了吉王殿下新商法,我这酒楼才开了起来。”

宇假装不知道,掌柜便解释道,”这新商法不是很复杂的东西,只是吉王开办了皇家钱庄,可以到那里去借钱,只是需要东西抵押,但是利息比较低,生意人都喜欢到那里去借钱。加上这段时间岛上太平,县里又多了个司法衙门,平日不管谁受了欺负都可以到那儿去说理。”

这司法衙门职权相当于后世法院,宇将县令的司法权力划分出来,就是为了互相牵制。虽然不能完全杜绝腐败,但是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监督作用。

宇想了想,又问道:“那你们的税收重吗,当官的肯定会找你们要孝敬银子吧?”

“当今吉王体恤民生,将税制改成了一条鞭式。不管你卖什么东西,官府只按你利益所得的十分之三抽取。现在税收直接和官员的政绩挂钩,店铺越多就越多税钱,所以官府也比较好说话。不过这只是暂时地,官府说明年颁布税制法,到时税收就不好说了。”掌柜说道这里时,脸上有些紧张,似乎担心怕税收加重。

这时窗外突然嘈杂起来许多百姓纷纷聚集在街道两边,议论纷纷。引得店中客人也站在门口观望。

“看,那最前面人就是台海首富唐国忠。哦怎么后面这些人都是些外族人,没见过啊。”一个年轻的客人指着队伍说。

“你才来台湾多久,后面那些人都是本岛上的部族头领。听王府的侍卫讲,吉王命唐国忠去请这些部族首领商量事情。都过了一个多月了,现在才回来。”一个老头在一边解释道。

这些部落首领个个表情不一,有些高兴,有的皱眉,千奇百态。还有几个部族姑娘像是没有到过汉人的地界,对路上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怎么有些人皱着眉头。似乎很不情愿一样。”宇自言自语道。

“殿下这些人有些和汉人有过冲突,是怕您找他们算账。”李忠贵恭敬地回答道。

宇点点头,继续盯着队伍思索着什么。

回到王府后,宇为了稳定这些首领的心,立即派人安排好部落首领起居,并设宴款待,晚上他亲自作陪,各部大臣,主要军官全部到场。后来听说许多部族首领因为赶路错过丰年祭,宇为了表示尊重并打消这些首领的顾虑,第二天在王府内的大校场特地架起篝火,摆上宴席补办丰年祭,并亲自参拜他们的神灵,祈求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部落首领见吉王如此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很是感激,再也没有了来时的顾虑。连一旁的方首辅看了后,也是很是赞叹吉王对少数民族事物之精通。

其实这也不是宇多么精通这些事物,80后的学生都知道小学课文有一篇课文讲周总理进傣族视察工作。正赶上泼水节,他不让工作人员称伞挡水,反而加入了泼水的行列,尊重傣族的风俗习惯。

篝火边很是热闹,宇特地让王府中的侍女全部穿上各族服装,围着篝火拉手跳舞唱歌。这下那些头领坐不住了,纷纷跑去一起跳舞。白天队伍里的那几个部族的姑娘,还把宇也拉去唱歌跳舞。本来他是个喜欢静的人,不过还是勉为其难。虽然歌跑调,舞走形,但是部落首领反而觉得这个只有8岁的大王很对他们的胃口。

当歌舞跳够之后,宇又特意安排了一个话剧。

这部话剧讲的是李老大李老三的事情,宇后来把这部戏和许多类似的题材编程了评书和戏剧交给那些专业人士去宣传,每月都自己付钱请好多戏班去各县免费演出。台湾汉族百姓在耳濡目染之下,渐渐点燃了对蒙古强盗的仇恨之火。

旁边的翻译一直不停地在给头领们翻译故事背景和话语,当戏剧演到李家一家上下被蒙古人砍死的时候,一个部落头领终于忍不住站了起来,拿起酒碗就往蒙古演员身上砸。在侍卫的劝阻下,才将人拉了回来。

这时一个叫阿泰的年轻首领站出来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