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基隆的百姓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一场拥立益王的事件发生了。各个嫡系军营的士兵在基层军官的带领下来到了益王府。天还没有亮,士兵们打起了许多的火把将王府外照的如同白昼。
“你们想干什么,谁是领头的站出来?”新任王府侍卫队长凌天挡在王府大门前,挥手阻拦道。
自从黑矛去做了卧底后,王府防卫全部落在了凌天一个人身上,并且他还兼着王府骑兵队的队长,本来李忠贵曾经建议大小相制,不能让如此重要的两个职位让一个人兼任,宇不以为然,因为他建立的嫡系军队在本质上同封建军队不一样,就算有将领要造反,那些基层军官可都是宇的学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道理可是在军校时都被烙印进了每个军官生的脑海里。
这些东西宇知道,凌天倒是没有想的这么深。他也受过军校科班教育,殿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做法,让他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责任感。所以在这次突发事件上,他一得到消息就立刻带着所属骑兵提前赶到王府。
“凌天将军!弟兄时迁,是海军陆战营队长。咱代表海军将士向殿下请愿!劳烦将军通传一声。”时迁领着几个军官大步走到前列,他们每人手上都端着一大摞折子,然后齐刷刷地跪在地上大声地喊道:“请殿下赐恩一见!”
“我劝你们快点返回兵营,否则!”凌天本来就不知道请愿是个什么意思,他认定海军将士这么大的动静一定在发动兵变,于是朝着旁边的部下挥挥手,几十名骑兵将王府大门堵了个严严实实,几排长枪直直地指着请愿的海军将士。
时迁看局势有点失控,赶紧举起一本折子走上前,解释道:“将军误会了,相信你看过后,一定会赞同我们的请愿。”
“嗯,折子,拿来!”凌天有点骑虎难下的感觉,远处的火把越来越多,估计这次事变敌方的人数不少于万人,整个王府护卫的军队才不到两千,还包括骑兵在内。要是真的面对面发生火拼,估计能守半个时辰就不错了,所以他一方面能拖就拖,一方面派人去通知益王。
一个骑兵拍马跑回,将一本折子第到凌天手中。凌天打开一看发现上面全是一长溜人名,每个人名上都有一个红红的手印,他翻到第一面查看,只见上面写着“恭请益王称帝!”
“你们拥立益王称帝,凌天很是赞成。只是殿下一人身系江山社稷,要是这之间有了上面闪失,我和麾下将士不好向天下百姓交代。”凌天心中其实早巴不得殿下登基,差点没让麾下部属让开大道,放时迁等入内。
时迁站在凌天的立场想了一下,觉得对方就这样放请愿将士入内确实有点强人所难。只好劝说道:“将军难处,时迁明白。那让我一人进去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碍了吧?”
凌天思虑了一下,觉得对方一个人就算有什么事情也翻不了天,挥手让部下放开了一条路,等时迁通过。
“弟兄们再次严守待命,没有本将命令任何人不得通过,违令者斩!”凌天对着旁边的部下吩咐了一声,亲自领着几个亲兵押着时迁进了王府。
······此时,宇和馨儿刚吃过晚饭,两人来到了荷塘边散步,后边只有个李忠贵和苍威远远跟着。
“现在国库都快见底了,这次又打小日本,你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哟!”馨儿一直把持这财政大权,一天到晚望着国库里只出不进,心里愁得跟什么似的,今天可算逮着机会人诉苦了。
“看看这个!”听到馨儿的诉苦,宇反而觉得很轻松,牵起她的小手,将一张纸条放在上面。
“这个是...国债!”馨儿望着手中的纸条忽然有点摸不着头脑,国债这个东西她倒是清楚,说穿了就是国家缺钱,然后向民间发放的债务,一般后世是按照几年为限偿还,但是国债一般利息较低,偿还时间慢,但是贵在有保障。只是现在是宋代,这东西真的会有百姓买吗?
宇看着馨儿疑惑的表情,知道她的想法,胸有成竹地讲到:“新法虽然推行时间不长,而且还有许多方面都没有铺开,但是军功法和开垦法都推广开了,加上第一批的军功田和开垦田都落实到了位。这段时间我亲自查访了一下,朝廷的诚信和百姓对新法的拥护程度相当的高了。这个时候推出国债时机完全合适,再说这首批债务上估计要发行一千万两。你不是还说缺粮食么,那我又加上了一条,农民可用粮食折合市价直接兑换等值的国债。所以用不了久,国库就会被填的满满的了。只怕到时候你烦的不是没钱,而是钱多了该怎么花了。”
“哼,原来你早就计划好了,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