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家婆娘向来秉承着又便宜不占是傻蛋的人生原则,便试探的问了一句饭堂的饭菜要不要钱。
负责接待他们的年轻人指了指小二和小三手上的木牌,“拿着这个名牌就能去饭堂打饭,今明两日家长也能免费在饭堂用饭。”
付家婆娘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催着小哥给他们带去去饭堂吃饭,宋玉华和叶衍虽然大方,但饭堂的饭倒不是一味大鱼大肉,而是荤素搭配,有汤有饭,都是家常滋味,唯一的好处就是管饱。
这是叶衍提出来的,他是有过苦日子经验的人,知道正在长身体的少年人在吃食方面,其实更在乎的是能不能吃饱。
付家四口已经许久没吃过干饭,所以都敞开肚子狼吞虎咽吃了一通,付家婆娘甚至偷偷往怀里揣了两个白面馒头,接待的年轻人虽然注意到,可也故作不知。
用过饭后,年轻人便带他们去往宿舍,宿舍修建的窗明几净,与宝兰居一般,都是隔出小单间,一个单间能住四人。
小二小三是兄弟,又都是木工院的学子,便分配到了一间,四人进了房间,对着屋里的木床啧啧称奇,“这是上下铺,用这样的床铺既方便又能省些地方。”年轻人介绍道;“你们的铺盖被褥也是统一发放的,你们把行李放下之后,可以拿着木牌去院门口找舍监领被褥。”
付家婆娘听了忙指挥丈夫带着小二去领,但小三却迟疑的指着上铺,“睡在上面会不会半夜塌下来?”
“是啊,而且要是睡得迷糊了,翻身掉下来摔着怎么办呢?”付家婆娘也忧虑道。
“这个大可放心,上铺有护栏,摔不下来的,而且这个床做的十分结实,二百斤的胖子睡上去都没事的。”年轻人说着还踢了木床一脚,结果木床丝毫不晃。
正说着,父子两个已经扛着被褥进来,被褥和床单枕头也都是青色布料所制,耐脏耐磨,付家婆娘摸着爱不释手,恨不得抱回家里去,“这肯定用新棉花絮的,要是你大哥能睡这么暖和的被褥,今年冬天的咳喘肯定就少犯几次。”
小二动了动嘴唇,什么都没说,小三则一把从她手里夺过褥子,“哥,我比你轻,我睡上面,你给我把褥子接过来。”
付家婆娘讨了个没趣,但在外人面前也不好说什么,只干笑了笑上前帮儿子整理床铺。
“从后日开始正式上学,上午教你们读书识字和绘图,下午则让你们跟着先生实践。”年轻人见他们都安排好,便进行最后一项工作,通知他们作息时间,卯时起身做操用饭,辰时习字,巳时绘图,午时用饭。未时去工坊实践,酉时用饭,戌时二刻熄灯。
兄弟两个听得很认真,将这些安排牢记在心里,“哥哥,我们还是读书识字呢?”小三惊喜的问道。
年轻人点点头,“若是不识字,不仅看不懂图纸,更不可能照着客人喜好来做活计,所以识字是必不可少的。”
兄弟二人对视一眼,俱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悦和憧憬,一时间之前的小心思都消隐无踪。
付家夫妻二人就更是惊喜了,本来只是想学一门手艺,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能读书识字。
帮儿子安置好之后,付家夫妻就告辞离开,临走时,付家婆娘几乎是拧着两个儿子的耳朵叮嘱,“书院发的钱粮都是要攒起来的,只要吗?不许乱花,横竖家里离书院近的很,等发下来,你们就勤快一点送回家里,可怜你哥哥好几个月没见荤腥了,到时候割几钱肉给他改善改善。”
不论兄弟两个心里想什么,面上俱乖乖巧巧的答应下来。
“你们将来是有大出息的人,可不能忘了你哥,你哥将来娶媳妇盖房子,还要靠你们呢。”
付家婆娘说完之后,就带着一肚子美好的憧憬,高高兴兴的和丈夫返家,留下望着他们的背影神色复杂的兄弟两。
后山的小亭中,宋玉华望着山下蜿蜒游移的人群,仰首饮了一口酒,“费劲辛苦,总算是把这个书院开起来了。”
“万事开头难,有了这个开头,书院的事务慢慢步入正轨,事情就好办多了。”叶衍悠然道。
宋玉华却道:“但愿如此吧,我总觉得有人在盯着我们,真想顺顺利利的,恐怕没那么容易。”
叶衍问道:“其实我一直奇怪,书院明明是你一力开办起来的,怎么却让我来做这个山长?”
宋玉华笑道:“要不是你,书院怎么可能这么快建成?”
“那你让我做学监就好了么,干嘛非要做山长,结果你却躲在背后。”叶衍不解道。
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