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清晨,还是比较清凉,天地间飘荡着一丝丝淡淡白雾,给这原本就很浮躁的世界增添了一抹缥缈气息。
这时,天色还只是微微发亮,地平线的东方已泛起鱼肚白,红日还没有露出头,有早起的人,在街道之上活动着身体,不时,有打扫垃圾的工人骑着三轮车从这些人旁边走过。
渐渐地,东方的天际开始发红,将地平线周围的一切也都是染红。
此时,一个女孩推着轮椅在大街之上缓慢的走着。轮椅上坐着一个中年妇女,面容带笑,时不时转过头与那女孩交谈。
那女孩身穿着校服,背后背着一个已有些发白的书包,梳着一个高跷的马尾,随着女孩的不断走动,那马尾也是不断颤动着。
“小夕,今天是你开学的日子,你就不要陪着妈妈了,妈妈自己能走。”中年妇女转头对着那女孩说道。
程小夕听到母亲吕如梦的言语,没有回话。
抬起一只手理了理额前散碎的刘海,程小夕推着轮椅继续往前走。
吕如梦见女儿这样,轻轻摇了摇头,叹了一声。随后,笑了笑,只不过,这笑容颇为苦涩。
渐渐的,大街之上的行人开始多了起来。原本还很寂静的一切,慢慢开始喧闹,就连大街两旁站立着的树也都摇动着身子,与人们一起,做着晨练。
时不时有轿车呼啸,似带着无尽时空而过,到了那个程小夕不愿再次想起的地方。
记得,那还是不算开放的年代。虽说,那时国家已经全面改革开放,但是程小夕所在的城市还是有些保守。
那年,是九八年,江淮地区发了洪水,淹没了一切。
程小夕的父母就在那时候认识的。
在抢险救灾的过程中,程小夕的母亲救下了一个男人,那个男人就是后来程小夕的爸爸。
两人不知是什么个原因,就这样相爱了,并且迅速结了婚,之后,程小夕就诞生了。庆幸,双方家长都没有反对。
出生的时候,程小夕并没有这个名字,虽说程父程伟,程母吕如梦都是知识分子,但一直没有给她取名字。
所以户口一直也就没有登记,直到上学。
程伟在小夕七岁的那年,不知是何原因,离开了她们母女。
还记得,那是个夜晚,电闪雷鸣,雨下的很大,程小夕家窗外的芭蕉被雨打的歪歪扭扭。
对于程伟的离开,吕如梦表现的很平静,没有哭,也没有叫,很是平静。
苍穹中,雷声更大了,窗外,雨点更盛了,偶尔会有几滴透过窗户渗入到屋里来。
程小夕清楚的记得,那天晚上是妈妈抱着她入睡的,妈妈一直说着:“小夕,不怕。”
“小夕,不怕。”
“小夕,不怕……”
……
程小夕不知道母亲这些年来是怎么熬过来的,她只管学习,她想,只有学习好了,妈妈才会高兴,才不会让她让她伤心。
所以从小学开始,程小夕就拼命的学习,学习,好在,努力总会有回报,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程小夕十二岁那年,一场车祸,夺走了吕如梦的双腿。
从那以后,程小夕就挑起了家中的大梁,学习做饭,学习洗衣……
日子就这样过着,如今,程小夕十六岁了。到了上初三的年纪了。
初三,一个必须奋斗的年级,人生中第一个分水岭,也不算是太大。但是,却极为重要。
因为,它决定着你的高中生活。
所以,程小夕在初二暑假里,就对初三的生活做了一个详细计划。
徒步来到学校,程小夕抬起头看了一眼,暑假里空空荡荡的学校,如今已人山人海,人头攒动。
满地都是人。
程小夕看着这一切,嘴角浮现出一抹微笑,随即,抬脚踏进校园。
阔别了将近两个月的校园,并没有什么改变,还是熟悉的道路,还是熟悉的教学楼,还是熟悉的……人。
走到分班名单前,程小夕找到了自己所在的班级。
九(13)班,班主任程彦。
接下来便是班级里人员名单。
程小夕看着,募地,瞳孔陡然一缩,伸出手指按在了名单上。
“张……扬。”
是他吗?程小夕想着,不对,肯定不是他,他不是跟他爸爸去上海了吗?
摇了摇头,压住内心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