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刘基的说法,他们“历数年之功终有所获“,但是这收获却非常浅薄。原本他们认为他们找到的是那汉灵王妃的陵墓,但是当入陵之后发现那陵墓中透漏着很多古,传言汉灵王是为他的王妃找寻长生之法,若是那样的话他应该对他的王妃异常敬重才是,但是从那陵墓之中似乎并没有看到这一点。
最终刘伯温运用了一些特殊的手段才知晓之个墓并不是所谓的汉灵王妃的陵墓,只是一座疑墓,里面的尸体也仅仅是一个试验品。至于刘伯温用了什么手段这碑文之上并未提及,我也就不知道是什么办法了。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还弄你明白为什么说这陵墓中的尸体是试验品是什么意思,既然是试验品,那试验的是什么?
怀着这样的心理我继续往下看,最终的内容更加震撼,但是却也解除了我们不少的疑惑,看到这里我也算是明白为什么我们之前进去的那个古墓是一墓两个朝代了。
按照这碑文上面的记载,刘基他们一开始虽然发现这墓穴之后虽然感觉有异却也没有太过在意,既然知道是疑墓之后他们就开始继续寻找有关那汉灵王的一些痕迹。但是过了不久之后那些进入过疑墓的人身体却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最终刘伯温确定这变化来源于那疑墓之中。
之后的事就简单了,刘伯温在知道这疑墓的古怪之后经过一系列的判断,最终认为这疑墓之中的神秘力量与长生有关,于是他在那疑墓的基础上也作出了自己的试验。
刘伯温认为这墓中玄奇和汉灵王有关,于是“仿汉法,合明礼”在那疑墓的基础上又修建了一座陵墓,为了顺应汉法,他甚至找到了所谓的汉王后裔葬在这墓中,为的就是试验。
这试验的手法可谓是极为诡异,上面的说法是“青田寻肥遗相合,螟虫护主,使地穴养活尸之法,必得长生,”看这方法,里面的肥遗应该就是当初缠绕在那石洞女尸之上的白蛇,当时我们看到的是相互交错的两条白蛇,但是最后在炸毁那洞穴之时我分明看到的是一条拥有两个身躯的白蛇,当时我认为是自己看错了,现在看来极有可能是遇到传说中的肥遗了。
传说之中那肥遗拥有六足四翼,有剧毒,见之则天下大旱。当然这只是《山海经》等志异中的一些说法,具体是什么东西谁也没见过。但是这些东西一味说没有也不一定,但是要说有也绝对不会是那些志异中记载的那么神话和奇异,按照我的估计应该是一些绝迹了或者是不被大多数人知道的动物,古人夸张了说法而已。
这石碑上提到的肥遗应该就是我们看到的那白蛇,至于螟虫弄不好就是刘基所说的彘了。
碑文上面说的无足轻重,只是轻描淡写的描述这些,但实际情况肯定不会是如此简单的。按照这上面的说法,他们是要将什么汉王的后裔葬在这墓里,同时整合了明汉两种墓葬风格进行安葬以达到所谓的“试验”。
既然是试验那他们所谓的那个汉王后裔恐怕是活着的时候就被葬入了这墓中,这并不是我无端的揣度。既然刘伯温他们有皇命在身自然不会等到人死了在安葬,他们可没有那么多闲功夫。
不只如此,这安葬的时候也绝对用了一些诡异莫测的秘法,这一点从当初我们看到的那具被白蛇缠着的尸体就能看出来。据我所知这些秘法也可以叫做邪术,十有八九还是在人活着的时候就进行的,想来一定是万分残忍的。
这倒不是我胡乱编排,事实上古人对于这些确实是非常热衷的,这一点从那些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残酷刑罚就可以看出来。这刘伯温虽然说在明间的流传中一向富有盛名,但是他毕竟也是古人,尤其是一名臣子,会做出这些事也不会太让人意外。
之前在关于明太祖的一些奇闻异事中曾经流传过这样一个传说,说是朱元璋大战陈友谅的时候前期不敌,最终军师刘伯温为其出谋划策,说是只要将其墓葬于帝王风水局“太极晕”中便可打败陈友谅。
但是在这风水穴中,就算葬入一个风水宝地也要数年之后才能发迹。当时战况紧急,明太祖已经等不了了,最终只能说服其母活葬于那太极晕之中,为的就是速发。这故事当然不可能是真的,按照史料记载,明太祖在当和尚之前父母姐妹,全家都在饥荒之中饿死只留下他一人,自然不可能有这活葬墓之说。
虽然这说法不可能有,但是却也从侧面反应出古人对于这风水术法的信服,连帝王将相都不能免除,那么修筑这墓时所用的种种手段自然是不必多说了。
看了这碑文的前半段我已经很清楚之前我们所到过的明汉双墓的大致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