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觉得,后方差不多已经缓过来了,新鲜的蔬菜没有,还海带,紫菜什么的应该能送上来吧。咱们不是有空军参战了吗?运输线得到保护,物资总是该送上来了。”
“哎,我听说,咱们国内的慰问团要来,来前线慰问咱们。”
“真的?”
“老李你消息灵通,有没有到咱们这边的?”
张教导员;“消息是真的,不过按照老李的说法,咱们到时候可能在前线打战。”
听着一干干部兴奋的议论慰问团,红娃满脑袋黑线,这楼也歪的太快了些吧。不过他也是心痒痒的,这个时候,异常的渴望见到祖国来的。
回到驻地,刚好骡马送来了,二连分到了三头骡子,两头驮马,一排的兵们在哪里看热闹,吵吵闹闹的喧哗一片。
“连长来了。”戴眼镜的孟指导员一嗓子,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
“吴连,你刚好来了,朝鲜老乡给送了些泡菜过来,咱们一起去看看她们吧。”孟指导员笑眯眯的说。
孟指导是苏中人,真正的知识分子,参军前是工厂里的骨干,脾气很不错,刚来几天就和战士们打得火热。
“行!”看着几头大牲口,红娃也很高兴,别看只有这几头,可是二连的机动能力一下子就能提高一倍。
昏暗的棚子里,四个很憔悴的女人坐在原木板榫结成的长凳上,另外一个正给一名战士喂水。
这是怎么回事?
红娃回头看孟指导,孟指导随即解释;“外头太冷,周瑞是三排的战士,今天训练脱力了,就安排在这里休息。”
说完走上前,一口流利的朝鲜话和五个一身朝鲜装扮的女人说话,还介绍了红娃。
有孟宁在,红娃和他们攀谈起来,原来她们是特意送泡菜过来的,这里已经大后方,处于三八线之北,原本逃离流散的百姓正在回返家园。20军回这里休整之后,整个环境更是安宁了起来。
英姬大妈带着小女儿,还有几个原先的邻居,回来也不过两天,就收拾了七八十斤泡菜一口袋玉米面送过来。
红娃是又感动又心酸,这个时候,她们自己的粮食都严重不足,却是将仅有的一小口袋玉米面给送二连来了,几个人歇得缓过一口气,又忙着拿出针线,给战士们缝补衣服。
红娃大喜,二连一百多号人,就没有几个会针线的,兵们一听说有朝鲜大妈帮着缝衣服,翻翻找找一大堆需要缝补的,美式的军装,志愿军军装,好多人身上的棉衣都破着,林子里钻来钻去打仗,训练,破衣服鞋袜多得不得了。
红娃不会针线,不过孟指导员会,这家伙枪打得好,字写得好,思想工作顺手就来,全副武装五公里越野轻轻松松,朝鲜话说得溜,普通话也不错,连做饭都不错,可能就不会生孩子,红娃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
看英姬大妈的小女儿冷得缩成一团,赶紧找了一件小号的干净美军夹克给她,又让炊事班给烧了热汤来。
孟指导虽然年轻,拉呱却是很有一套,屋子里开始有说有笑起来,而吃饭的时候,红娃发现她们竟然是带着煮熟土豆来的。
有孟指导在,红娃自然不担心她们会干吃土豆,二连昨天杀的那口猪,可只吃了三分之一,有老王在,红娃是不需要担心久不见荤腥的兵们会吃拉肚子了,今天,红娃却是诚心实意的想请英姬大妈们吃肉。
“情况怎样?”看苗小毛回来,红娃立马问。
“房子基本上都塌了,她们总共回来二三十人左右,除了四五个小男孩,其他的全是女人,老幼都有。”
苗小毛匆匆喝完一碗热汤,“我们去的时候,她们还在搭窝棚。”迟疑了一下,“她们缺少御寒的衣服,恐怕粮食也不够,我只看到一些土豆,泡菜,不多。”
“我带人帮她们在林子边上,搭了窝棚,挖好了灶,那里避开了原本的村庄废墟,做完后就回来了。”
红娃;“你做的不错,明天你们一排去周边的山头转一转,她们回来了,得防着那些饿得不行的狼。”
这一带四周都是大山,村庄本来就少,现在一群老弱,其实是很不安全的。
“连长的考虑很周全,苗小毛同志,英姬大妈说,现在山上还能找到一些能吃的黄精,她们地里也还有一些马铃薯,她们挖不动,你们排明天排一个班去帮帮忙。”现在只有一排的训练最好,二排三排现在不能放松,有事也是一排担得多。
“是!”苗小毛离去,孟指导却是感叹一声;“要是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