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战役发动得很勉强。作为要在敌后活动的侦察部队,侦察连的食物,也依旧只拨给能够一个星期的量,弹药倒是充足,骡子的背上,大部分都是弹药。
其实红娃很怀疑,李营长是不是早就知道粮食不多,而去师部要骡子的,毕竟,关键时刻,真断粮了,一头骡子就够一个连顶一天的!
红娃当然不知道志司的大战略,但是仅仅从他们的目标,就看出这次的战役很危险,对于志愿军的后勤,那就是一个可怕的折磨!动辄长途奔袭抄截合围的战术,需要强力的后勤保障!而这个朝鲜,三八线以南,还是敌占区!志愿军等于是无后方作战!漫长到让人崩溃的运输线,根本不足以支撑这样的战役接二连三的展开!三八线至三七线之间,已经是一片白地,就地筹粮根本不可能,如果那一只部队断粮,根本没有办法!志愿军先期入朝的部队中,现在流传着三怕,一怕断粮,二怕弹尽,三怕受伤(一旦受伤,很难运回后方,特别是四次战役运动防御战中,涌现了很多主动要求断后和敌人同归于尽的英雄战士,因为英勇,也因为无奈!)目标原州,也即是说作战部队最远需要南下突击一百多公里,以目前美军的兵力来说,可不是前几次战役捉襟见肘的境况。从四次战役后期美军粘着北上就可以看出来,不仅仅是美军增加了兵力,南朝鲜兵不仅增加几个师,战斗力更是差别巨大。
而美军的战斗也出现很大的变化,后几次的战斗,美军很少主动白刃战,他们更加信奉火力倾泻。对于拼刺刀,白刃肉搏战,美军现在还比不上南朝鲜军了。美国人正在拼命训练他们的南朝鲜兵。
三八线到三七线,经历几次大战,民间能吃的,基本上已经扫光,所以这次,红娃根本就不把任何精力放在顺路找点粮食的事情上。
突破敌人的前沿,直接转上大路,对于公路编号,红娃觉得自己很容易混淆,所以直接用某地到某地来标记。
沿着华川-春川-洪川-横城-原州的大路一直南下,或许是后边主力部队发起了全面攻击,这条大路,除了几处驻守路边险要山头的小部队,侦二连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目标,而这些明显很慌张的小部队,在夜里根本不敢离开阵地,竟然没人理会他们这支大摇大摆南下的连队。
虽然带着钢盔,但也穿着的是志愿军自己的军衣,虽然和南朝鲜军的夏季军衣有点像,但是红娃不认为这是可以混过一路的。
所以,在听到后方接天连地的炮声之后,红娃果断命令突袭一处美军。
天还未亮,眼前的这处山头,标高366米,扼守着公路。在确定没有惊动这里的美军后,红娃命令一排,二排潜行接近阵地,三排扼住公路。
一排二排的潜行很成功,直到接近敌人的阵地,也没有惊动敌人。
“是陆战一师的兵!”崔成庸低声说,“陆战一师的士气,自从兴南港之后就很低,有把握全歼!”
“迫击炮五发急速射,攻击随后发起,拿到他们的对空联络代码!”美军自己的部队和南朝鲜军不一样,美军自己的部队,通讯上就能甄别,红娃需要的就是这个。
突然爆发的战斗,红娃并没有直接参与,但是结果很让人吃惊,轻伤五人,根本没有爆发激烈的战斗,69个美军全员投降。这个加强火力班的战斗排,绝大部分都是新补充,兵龄不过四个月的新兵!而一群遭受重创的所谓老兵,面对志愿军的夜间突袭,已经没有任何战斗的意志!
审讯之后,才知道陆战一师本来是在后方休整,但是骑一师连受重创,美军指挥层突然发现,骑一师和南朝鲜第五师之间出现一个巨大的漏洞,就把处于后方的的陆战一师拉到二线,美第7师则顶上前线。
“他们已经接到命令,天一亮就后撤,前线的美军天一亮就会全线后撤,撤至第二道防线,以避免被咱们大军分割包围。”
“另外,敌人已经出动了大量的夜间轰炸机,这个通讯代码倒是拿到了,但是咱们除非吃下这个J连,还要不让敌人知道,否则会被敌人察觉,弄巧成拙。”闫超指着地图,“他们的连和另外的兵力在这个叫做凤山的小地方。”
“相距三公里,这边的战斗那边肯定已经发现,有接到那边的联系吗?”红娃问。
沈指导;“联络呼叫是我接的,糊弄了一下,只说打退了游击队的骚扰。”沈指导几句英语还是很有味道的,不管有没有糊弄过去,现在有了审讯结果,再糊弄也可能成。
“带上他们的步话机,再审讯一下,注意搜索前进,敌人能用步话机联系三公里外的连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