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红娃风尘仆仆的从扬州返回,刚刚回到房间里坐下,外面就说有人找。
出来一看,原来是明父。
戴着墨镜,一身长衫的明父看到红娃,微微笑着招呼;“吴连长很忙啊。”
红娃热情上前,“从前线回来,好几个战友的家里得去拜访一下,所以这几天不在杭州。请问您有啥事?”
说完领着明父,到了旁边的一家茶馆,要了一个单间,叫了一壶龙井,一些吃食。快晚饭时间了,红娃准备一起解决。
“自晋时南渡,明家在江南立足已历千多年,经历过的风风雨雨不少,分出去的支系也很多,但是可称为嫡系的只有我这一支。但是不管那一支,自唐以后,就很少出仕做官。在清以前,多以读书种地为主,在清末开始,才以商业为重。”
明父的这番话,听得红娃莫名其妙,放下茶杯,刚要发问,明父又继续说了,“终清一朝,明家走出去很多人,国内也就剩下我这一支嫡系。那天你看到的两孩子,就是我孙辈唯一的两个。而我三个孩子中唯一剩下的女儿,还在朝鲜战场上,所以,今天冒昧来访,还请你原谅。”
红娃满头雾水,不知道明父说这些究竟啥意思,仅仅是因为担心明秀又有些不像,稍稍斟酌了一下才说道;“伯父既然如此担心明秀,为什么还让她参军?”
明父微微一愣,旋即半晌无语,好一会才说道;“老大是遵从祖训,参军报国,抗击外侮。民国初立时,新式军队盛行,我这一支的祖父就立下家规,明家每一代必须有一人入军报国,老大是第四代中第一个入军的,以祖训说服的我。而我家老二,则是求学时直接跑军中入军。”摇摇头,“这些都是旧事,明秀喜欢医术,在我们家里,生活的事情是不需要担心的,所以孩子们想做什么,只要是正途,我们不会管。但明秀选择了参军,我们也只有支持。”
“但担心是免不了的!”红娃笑着接了一句,心里却是着实有些不耐,老子又不是查户口的!
明父连连点头,“所以请你谅解,我想知道,明秀在朝鲜究竟有没有危险?”看他的样子,似乎一旦知道明秀在朝鲜有危险,就会立马动用一切关系把她弄回来。
红娃摇摇头,就算是明父想把明秀给弄回来,恐怕明秀也不会答应,虽然明秀年纪小,但是主意却是正得很,人又坚强。
“危险肯定是有的,毕竟是战场上,就算是在战线的大后方,敌人的飞机也是随时来轰炸的。”红娃微笑着说出这话,明父的脸色立马就白了。
“这丫头,竟然骗我们我调后方去了,一点都不危险!”明父有点咬牙。
红娃,“现在明秀的位置确实属于后方,但是战争是立体的,除了地面的步兵,不是还有空军吗,不过如今倒是比起南下突击作战要安全得多,这倒是事实。”东海岸守御部队,还是以朝鲜的兵为主,志愿军的两个军,当然是处于二线的位置,朝鲜东海岸那么长,敌人登陆地点又不会告诉你,志愿军当然是以师级单位散开据守二线要点,这样也更加有利于机动,防空,以及部队休整训练。
“我想请你帮我个忙。”明父笑眯眯的说着;“你先别急着拒绝,先不妨听听。”
“之前我跟你说明家的事情,只是想告诉你,我请你帮忙,也有能力给你帮忙以回报。”
红娃总觉得明父此时笑得有点像是老狐狸,仔细听着。
“我知道你们部队还在朝鲜,你肯定有很不错的战友还在朝鲜,我不做强人所难的事情,只是想请你的战友们多多照顾一下明秀,那孩子,参军以前都是别人服侍长大的,我只想她平平安安少遭点罪。”
红娃心里直翻白眼,这家伙说的轻松,要是自己真这么一个托付丢到朝鲜,那边的战友还不得下力气照顾明秀,弄误会是肯定的!明父还真是心眼子几多,这是一举好几得啊!最大的好处就是避免了一些对明秀有想法的人打主意。这,就是父亲对女儿的保护?
“明秀是团里卫生所最小的女兵,大家一向来都很照顾她。”红娃这句话,被明父断然打断。
“我知道你对商业很有兴趣,我可以给你一个年轻的商业奇才,对于目前的国内商业和国际物价,他绝对门清。”
红娃有些发愣,看看自己手上拿着的商报,心里对明父不由得有些佩服。
“别那样的眼神,我知道你对商业有兴趣,不是看你拿着商报看猜的,或许我会有机会告诉你怎么猜到的,但是决定权在你手中。”
红娃沉思了一下,“行!我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