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北征南战 > 第二卷 奔跑 第207节 调整

第二卷 奔跑 第207节 调整

货三间宽阔的店面正在上铺板,小伙计狗娃,大名苟富贵的少年有些吃力的抬着厚重的门板合上,擦把汗,还剩两块,啥时候会把铺板换成大门啊?狗娃有些郁闷,合作社那四扇开的大门多气派。

“呯呯”

刚刚合上的门板被人敲得闷响,吓了狗娃一跳,“谁啊?”

“买盐的!”

“咋这时候还来买盐?”天都黑了,红旗百货不会夜间营业,连小窗口都不开的,因为东街的武威合作社晚间是有小窗口卖货的,狗娃真心不想再开门,“东街那边去。”

“小崽子赶紧开门,老子流川堡过来的老王叔。”

狗娃一个激灵,赶紧卸下门板,老王和一个憨憨的青年卷着寒风进来,狗娃被吹得一个哆嗦。

看了一眼那憨憨的青年,这不是王子和的徒弟马二,“马二哥没来?走道儿来的?”流川堡在正北稍稍偏西的位置,临着沙漠,距离武威足足有八十多公里,这走过来?狗娃直接一个哆嗦。

胡远吧嗒着旱烟,看着王子和稀里哗啦的连干三大碗油泼面,而那个叫做吴憨憨的青年,吃相很斯文,但是速度绝对不慢,也是三大碗油泼面同时下了肚。

看王子和丢了碗,胡远搁下旱烟枪,“咋回事?”王子和是本地人,红旗百货在武威开办后吸收的。为了不和武威合作社起冲突,红旗百货主要经营干海货,以及小家电,这个小家电就是手电筒,电池为主,因为这个卖得最好,矿灯都还排在后边!收音机,洗衣机,电饭锅那些‘高端产品’,也就收音机每个月能卖出一两个。

王子和没有回答胡远的问题,而是很奇怪的问;“店里怎么进了那么多收音机,还有好几台电视机?卖得着吗?”河西走廊电视信号那里去接受?

胡远敲敲烟杆,“公司决定大力配合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明儿起,咱们店里会把后院整理出来,用电影放映机投放在银屏上,把怎样种地,怎样做工,怎么操作机械什么的放出来,今儿刚到的设备,还有好几捆的图书,你既然来了,回去的时候带些书过去,收音机也带两个过去,不成,你那地方啥都收不到。”

流川堡是个荒弃的堡子,在长城外,明朝时曾经是军堡,因为就在沙漠边沿,耕地给风沙侵蚀,早些年那里的居民就陆陆续续迁徙走了。在今年四月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一队60多人的支边青年,怎么回事被派到那里去了。这些人一半以上是初中毕业,有十多个高中生,来自于西安,上海,武汉等地,剩下的是湖南北上的农村青年,都是在支边的号召下经过甘肃的。王子和是派流川堡那边开办代销点的,因为支边青年们需要的一些东西,合作社提供不了,而胡远判断,流川堡很可能成为永昌县再次兴起的地方。

“十万个为什么?”吴憨憨翻开一本,立马就被其中的内容吸引了。这个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是吴红烈从电脑里直接拷贝出来印刷的,可是21世纪三十年代的整理版本,对于吴憨憨的吸引力十足。

“这是小吴,青年队的队长,西安那边的高中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支边,原本是去阿克苏的建设兵团,路上接到安置命令,他们在流川堡落户。”

“抱歉,我们的任务需要保密,不能跟你们说。”吴憨憨放开书,很是有些不舍。

胡远直接问王子和;“这么急着跑回来,究竟怎么回事?”

“我需要棉被,毛毯,毛巾等日用品,不对,是这家伙要!”指了指吴憨憨,“这家伙没钱,我没货,也没有权利赊给他。”

胡远很好奇,“既然是上头给你们的任务,怎么这些东西都没有?”这是基本的生活用品吧。

“再说,咱们武威到兰州的火车都已经开通了,都已经修过嘉峪关了,物资方面不应该这么紧张吧?”

吴憨憨;“筑路大军几乎将新疆过来的棉花全部都给截了,听说今年赶赴北方各边疆支边的青年很多,棉衣棉被都很紧张,我们这支队伍,带的只是薄棉衣棉被,流川堡那地儿在长城外,前儿到达的一个小队是民勤那边过来的,他们领队说,我们得赶紧准备好棉衣毛皮等过冬的东西,否则再过一个月,我们这支队伍旧的等着被冻死。”

“我们昨天在河西堡一带找了,根本找不到御寒的棉衣棉被,毛皮有,量少还很贵,人家也不赊给我,所以找你们帮忙。”

王子和也在旁边帮着说话,“人家一群小年轻,小的才初中毕业,十五岁不到,这些日子看着他们渐瘦下来,老王心里也不好受,都是为了国家建设,小小年纪背井离乡的,老胡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