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北征南战 > 第三卷 南战 第294节

第三卷 南战 第294节

湿度因为大量大功率的抽湿机运转,比外围要低上一半,内陆的人很快就能适应,并不感到难受,特别是一些‘火炉’城市迁来的人,还感觉比较好。但是对内陆移民们吸引力最大的是九号岛,对沿海靠海的移民们来说,他们更加喜欢黄岩岛,四号岛,八号岛,南钥,中业,永暑这样的岛。

抽湿机是淡水的一个重要来源,抽湿机产生的淡水并不直接使用,而是在自然净化后(水生植物起很大作用),汇集于淡水湖,或者是淡水处理中心,经过净化后成为饮用水。这套技术非常先进,先进就先进在抽湿机的设计理念,以及制造材料的高端上,至于后期的净化,自然净化是斯德里曼的实验室研究出来的几种植物,后期的净化则是技术含量并不很高的过滤与杀菌。目前想获得这个技术的国家组织不少,但是抽湿机现在都是自己制造,来自于后世的技术,领先现时代将近两百年,再多的钱也不会出让。

如今国内的形式有点动荡,虽然不如历史上那么厉害,但是想移民的可不少,南海的横空出世,等于给了他们一个出路,所以这段时间申请定居南海,前来南海找工作的人真不少。而一些热血的年轻人,刚刚毕业的高中生们,没有分配到工作,又不想在街头无所事事的混日子,也将目光投放南海,还有一部分就是沿海的渔民,特别是防城和钦州,今年以来北部湾的局势急剧恶劣,海上打个鱼都显得危险了,越南那边打仗打得极大的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上半年大量的渔民是想方设法的迁来,有的小渔村现在已经空无一人,全部跑南海来了。

现在连偷渡香港的人都少了,很多人都是把目标地定在南海。

移民南海的审查已经很严了,至于仅仅是打工的,已经不批了,目前南钥,中业,永暑等岛屿都已经居住了千人左右(平民),虽然这些岛屿都经过了吹填扩建,但是增容量不大,而黄岩岛倒是计划5000人左右的居民,九号岛更是计划50000人的居民,看这个势头,要不了几年也会满员。

住的地方好解决,各岛的民房建设都是统一的,集中一个个片区居住,但是工作生活不好解决啊!短时间之内,要解决这么多人的工作,吃饭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特别区总不能把这些人养起来吧,再说也养不起!

所以目前的移民审查比较严,一个控制移民的来源,素质,再一个是延缓移民的速度,给特别区留出反应时间。

捕捞业消化不了多少人,现代化的渔船,一艘两三千吨的捕捞船也就十人以内就够了。就南海特别区和防城,都有一艘具备加工能力的五千吨级的脱网捕捞船,效率高,用人少,出一趟海回来就是三四千吨鱼,如果不是后期处理用工,还真是用不了几个人。

所以吴红烈准备开展养殖业,这可不是用饲料什么的,而是半自然养殖,养殖那些高价值海产品。海参,鲍鱼,墨鱼,海蟹,海带什么的都可以养。目前来说,郑和群岛,黄岩岛,九章群礁内部的泻湖都可以进行养殖,海藻,海带就是非常好的饵料。

现在吴红烈就在坐着一艘小船四处逛,目前也有养殖的,还是海参鲍鱼和海带混养,养殖的是来自于广州的一家渔民,李子峰一家最具代表性。

李子峰是52岁的时候定居四号岛的,因为年纪大,体能下降,平日只是在泻湖内打打渔,后来就慢慢的自己摸索着搞养殖了。

今年58岁的李子峰如今摸索出来了些经验,加上实验室也给予一些帮助扶持,现在老李的养殖场已经属于中等规模了,六米以下水深的养殖网就有十个,360平米。浅水区则是很干脆的围养,只是隔出一块水面,不破坏水地原有地形,纯生态养殖。

对于深网养殖老李介绍的并不多,“深网养殖只要是注意海潮,平日也就是投饵,饵料又简单,海带,鼠尾藻啥的搞烂了投放下去就行,收鱼的时候直接起网。这里的水质好,养啥都品质好,收获很好。”

“浅水区养殖就有不少的讲究了,种类的选择,有浪和无浪,季节都很有讲究···”

清澈的水底清晰可见,一尾尾鱼儿在珊瑚礁之间游得欢畅,海带区那一片片宽阔的海带如水底森林一般,较深的水中,以吴红烈的视力,隐隐的可以看见石头般一动不动的海参,还有那黑黝黝的鲍鱼。

随手抄起一条大黄鱼,“这一箱都是大黄鱼,这条够大了,今儿老汉请你吃全鱼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