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翡翠帝国 > 第3章 阴谋

第3章 阴谋

第二日,楚河早早就起来,他知道岳父不喜欢晚起之人。

楚河没有读书,而是打开包袱,拿着一块石头,仔细观看。正是这块石头,让自己的父亲晚节不保,一生的威望毁于一旦。

楚河临行前,母亲坚持要他把这块石头带在身上。

“你父亲不会看错,这一定不是寻常的石头。”母亲对楚河交代了多遍,“他死前,就抱着这半边石头一直说不出话,到死只抱着这块石头。”

楚河不知道如何劝解母亲,父亲输了就是输了。父亲一定是对这块石头恨之入骨,到死都不能释怀。

“你把这石头拿给你岳父,他一定能知道这块石头的好处。别让你叔叔知道。不然这块石头,他一定会夺过去。”

楚河想着母亲的叮嘱,心里恻然,她一辈子就指望着丈夫,丈夫死后,儿子却指望不上。

“把这个东西扔了吧。”陈致庸推开厢房,见楚河正在看着石头发呆,“我劝过你父亲,不可能一辈子都有好运气,他得意了几十年,最后还是败在这个上面。”

楚河也看了这块石头,的确是个一文不值的砾石,叹口气,把石头放在桌子上。

陈致庸招呼下人把石头拿走。

“能不能留下。”楚河说道,“这是父亲唯一留下来的。”

“放到柴房里吧。”陈致庸对下人说道,“当是个教训,人生在世,光靠赌运气,不是正途。”

楚河想让岳父资助自己去北平念书,可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陈致庸交代了楚河要多读读古书,把文章做好云云,就出去了。

楚河在陈家就此安顿下来,每日里除了读书,也无事可做,想到自己以后的打算,心里茫然一片。自己的未婚妻子,陈家小姐陈述和平时就在闺房里,很难见上一次面。

好几次两人在宅院碰到了,也说不上几句话。陈致庸认为两人没成亲,因而不能常见,何况说出去也不好听。陈致庸是个非常注重名节的儒生,对繁文缛节非常在意。

一晃半年过去,楚河无所事事。他心中惦念自己的母亲,又想着北平的一干同学,只恨自己没有钱财,困在岳父家中,寄人篱下,郁郁寡欢。

陈致庸不是一个热忱外向的人,除了隔几日,来跟楚河交谈几句,问问他文章做得怎么样了,也没有过多关照。

虽然陈家上下表面对楚河恭恭敬敬,但是私下里对他都不太满意。特别是一些下人,在他面前客气,背过身就不屑一顾。楚河好几次都听到下人在私下说他,说他不是堂堂的男人,寄住在未婚妻的娘家,说出去多不好听,好在老爷心胸宽阔,仁至义尽。

这半年,楚河和陈家小姐断断续续见了几面,也说了些话。陈家小姐惧怕父亲威严,每次寥寥数语就告辞回房。

楚河想着北平念书的女同学,在众人面前高谈阔论,在私下劝说大家加入新生的党派。她们都是女人,就因为环境不同,见识判若云泥。

楚河每日无事,不免想起从前。他自幼就得家人宠爱,楚家上下,无一人不对自己关怀有加,特别是叔叔婶婶,对待自己,比对待亲生儿子还亲。叔叔的儿子比自己大一岁,从小只要两兄弟玩耍有了争执,叔叔婶婶都是不分青红皂白,对堂兄一顿好打。

楚河在家里无忧无虑到了十六岁,父亲送他去北平求学,从此眼界大开,知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而且在比自己那些大了好多岁的同学那里,听到很多新鲜理论。从那之后,楚河以为自己的人生就此一帆风顺,脑袋里想的也都是救国救民的国家大事。

却不料,父亲去世后,一切都天翻地覆,自己从一个富家子弟变成一个寄人篱下的乞食者。

这是楚河第一次彻底思考人生的残酷。

但是楚河对残酷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他还没有做好接受这个残酷人世的心理准备。所以当一切摆放在他眼前的时候,他差点就完全精神崩溃。

那一天,是他寄住在岳父陈致庸第七个月的某一天。

那天下午,午睡之后,楚河坐在厢房里。书也读不进去,左右无事,不免胡思乱想,就想起了父亲的那块石头。他心里想念父亲,就想去看看那石头。

他走到柴房,推门进去,却找不到石头。在此之前,他来过几次,每次都看见石头放在柴房最靠里的角落,可是这次却怎么都找不到。

正没头绪时,柴房砍柴的下人,也是陈致庸的佃户见他站在柴房里,就问道,“楚少爷,在找东西呢?”

“石头。”楚河讪讪地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