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生人未禁 > 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家的经

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家的经

还好走廊已经没有了人,老王来回溜达了两圈,挠挠头,返回了自己家。

心跳稍微平稳一些后,我转身对李阿姨说:“好了李阿姨,先歇会儿吧,隔壁回去了。”

李阿姨问道:“隔壁真是个神经病啊?之前小古跟我说的时候,我还以为他是不想让我住进来才故意胡说的呢。”我苦笑一下说道:“古叔没骗您,那真是个神经病,阿姨…”

犹豫了一下我还是继续说道:“您和您闺女…好像有点矛盾啊?”李阿姨叹了口气说:“来,小赵,进来坐吧。”

说完李阿姨就小心翼翼的关上了里门,这样一来隔音效果能更好一点。

我顺势走进房间,毕竟之前还在人家家里吃过一顿饭,所以我也没多拘束。

坐在沙发上我仔细斟酌着该怎么安慰下李阿姨,这种事我是真不擅长,因为我跟自己父母的关系比她跟她女儿还糟糕,可要是不说点什么,眼瞅着李阿姨一把年纪还这副伤心的样子,我是真有点心疼。

她这闺女也真是的,咋对自己妈说话还这样子?话说回来,他们刚才提到李阿姨老公时那话啥意思?李阿姨老公已经死了?那就是这两天的事吗?

我正在想着,一回家就在厨房忙活的李阿姨终于出来了,她端着一个紫砂茶壶,四只小茶杯,放到茶几上后李阿姨也坐了下来,不等我问她就自己开口说道:“唉,给小蕊沏的茶,她也不喝,小赵你要是不嫌弃,就将就着喝了吧,一会儿该凉了。”

我一边说着“不嫌弃不嫌弃”,一边给我自己和李阿姨各自倒了一杯。

喝了一口温茶,想了想我说道:“阿姨,那个…瑞…小蕊姐大概是在国外生活久了,思想跟咱们常年在国内生活的人肯定有偏差,您别跟她们年轻人太计较,呵呵。”

李阿姨拿手绢擦了擦眼泪说道:“小赵啊,你说阿姨当初把他们兄妹送到美国读书,到底是对是错啊?”

我也不知道该咋评价人家家事,说她做的对?瞅瞅都把孩子培养成啥样了?说她做的不对?在那个时代,她当年为了送孩子出国费了多大力气,我觉得我都想象不出来。

于是我索性打着哈哈说:“哎,当爹妈的肯定都是为了儿女好啊。”

李阿姨叹了口气说:“是啊,当家长的,哪个不是盼着孩子好啊,小赵,你父母对你肯定也很好吧?”

我“呵呵”两声,不置可否。

大概是太久没跟人说说话,也可能是她女儿的忽然造访触动了她的心事,李阿姨不等我问,就主动自觉的给我讲起了她家的故事…

和大多数她那个年代的人不太一样,李阿姨祖上就很有钱,要不是赶上建国后的一连串针对她们这类人的浩劫,她怎么说也算的上是个正统的‘老牌贵族’。

只是时代原因,后来她家的财富几乎都没有了,不过有些东西是抢不走的,比如学识,眼界,能力,观念等等。

后来李阿姨嫁给了其时算是门当户对的丈夫,随着时代浪潮过着和那时大多数人一样的生活。

再后来有了儿子,再后来有了女儿,再后来赶上了‘扔下铁饭碗,下海赚大钱’的时代,李阿姨的丈夫毫不犹豫的响应号召,开始施展自己的才华。

原本就有的人脉,加上自身的天份和努力,渐渐的一家人过的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幸福。

于是在合适的时机,两口子一起顺应新一轮潮流,先后把一双儿女都送到了美国。

上学,工作,换国籍,定居。

俩孩子确实继承了父母的头脑,都很聪明,只是外国文化的长期熏陶,让他们的思想也渐渐发生了变化。

再后来,李阿姨的丈夫因为长期劳累,终于一病不起。

因为对李阿姨很了解,老爷子临终前很有先见之明的把名下的产业全卖了。

李阿姨很聪慧,也读过书,但是要说到具体经商却确实没经验,她丈夫索性直接把自己的产业折换成现金和几套房子,足够李阿姨安度晚年便是。

后来他丈夫走了,李阿姨就一直一个人生活,知道儿女都在美国过得挺好,李阿姨倒也落得安心又清闲。

说到这儿李阿姨大概是觉得自己终于讲完了,便起身自顾自上厕所去了。

她是上厕所去了,我特么也快吓尿了。

这不对啊!她丈夫不是还活着吗?不是在里屋呆着呢吗?中秋的时候不是还给我送过月饼吗?

李阿姨从卫生间出来后继续一边擦眼泪一边说道:“唉,小赵啊,你别怪你小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