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子恢成功地把厂房和职工宿舍修好了,装修的也还朴素,总体印象是实惠型的。反正是偷工减料谁也看不出来,凌子恢结结实实地赚了一把。霍家雄看过后非常满意,大夸凌子恢会办事,不比某些人弄了个豆腐渣工程,驴粪蛋外表光。
安静了半年后,凌子恢又蠢蠢欲动,提了一个对他来说不小,但是对霍家雄却不大的要求。理由是开发区人烟稀少,要增加一些娱乐文化设施,要修建一个多功能型的文化礼堂。霍家雄一看也对,钱也不多,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凌子恢还没有申请室内装修和电子设备的钱。凌子恢给他来了个化整为零,零零星星的干,这就在他的职权范围内了。
办公大楼前面的那块绿地少说也有五亩左右,凌子恢把他当成了一块耕作地,上半年景观和下半年景观不同,今年的景观和去年的景观不同。总之是变着法子花公司的钱,按他的说法是荣华集团什么都没有就是有钱。
昌明厂的财务总监周博明熟读经史,识辨大奸似忠的人自是有一翻独到的本事。他形象地形容凌子恢。象修阿房宫一样地修厂房,绵绵无绝期。多年后事实证明了周博明学问确实不虚。
经过几年陆陆续续的发展,昌明丝绸新厂区新增建筑越来越多。凌子恢私人建筑公司、家居公司、装修公司也在这个小县城里壮大起来。但是他还在不停地从荣华集团中寻找自己公司的利润增长点。
不得不佩服凌子恢挖墙角的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那天他站在刚刚秋收冬种般重新布置一新的办公楼前广场上,冥思苦想了一番,心中豁然开朗,一个雄伟的计划又开始实施了。
昌明丝织厂既然是以天然桑蚕丝为原料,那么不妨在厂里面做点文章。酒有酒文化、茶有茶文化。中国原本就有丝绸文化,昌明丝织厂虽不怎么挣钱,但是宏扬丝绸文化的使命却不能忘记不是?那就在丝绸文化上面做点文章吧!
凌子恢一拍脑袋决定了,就先种它上百棵桑树吧,反正大佛县自古就是养蚕大县,到处都是这种上了年岁的老桑树,二三千块钱买一棵农民就要烧高香了,自己买回来再卖给荣华(中国)就算三万块钱一棵吧。
说干就干,凌子恢安排他的堂弟开始四处搜罗古桑树,找到多少就往昌明厂送多少,断断续续还真让凌子恢找到了一百多棵,凌子恢安排断断续续地安排付款,这样付款就在他的权限范围内了。三百多万花下去,昌明厂整出了一片小桑林。
凌子恢为了掩饰自己的淘金行为,开始联系国内省内的桑蚕协会来为自己鼓吹桑蚕文化。那些协会收了钱自然安排一些教授吹鼓手来捧臭脚。而且凌子恢居然还把振兴华厦丝绸文化的帽子张冠李戴到霍家雄头上,请霍家雄过来主持桑蚕文化活动,香港地小有钱人多。霍家雄那里经历过这么大的场面,很有成就感,直夸凌子恢会办事。树多少钱一颗的事也就没有放在心上了。
树种完了该干啥?该干嘛?凌子恢一时间没有找到赚霍家雄的钱的好创意。于是决定带着新的小蜜赵丽艳去旅游,去开阔一下视野。
凌子恢的聪明就在于,从不强行在公司里面拿钱,功夫都在诗外。他要让霍家雄把钱掏的舒舒服服,反正就是你霍家雄得名,我得实利。这买卖咱细水长流地来做。反正昌明厂赚的钱,你一分钱也不要想拿走,其它盈利中心赚的钱我来帮你花。用最好的办法套住霍家雄,你不花也得花。
凌子恢和赵丽艳一游就游到了丽江边上,少数民族风情的江边小木屋实在是漂亮得别具一格,凌子恢不停地用相机拍了下来。
正好有几对少数民族的新娘在拍婚纱照,他也一并拍了下来。晚上在小木屋里和赵丽艳折腾了好几个回合,除了赵丽艳喊天喊地的声音外,一点杂音都没有,质量确实是好。凌子恢就问赵丽艳喜不喜欢。
这赵丽艳原本是采购中心钱丰溢的女朋友,生的和她名字一样丰艳多姿,只因去昌明厂学习被凌子恢看上了,凌子恢便开始频频地约她吃饭,但是赵丽艳仍不为所动。
开玩笑,她和钱丰溢是丝织学院的同学,俩人有过山明海誓的爱情宣言,哪有那么容易背叛心爱的人。不过话又说回来,钱丰溢并不象他的名字一样钱多,反而农家子弟除了一身才学以外,缺的只有钱了。
两人都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却买不起房子,所以只有推迟婚期。两人的家一个在东北的松花江上,一个在四川的嘉陵江上,谁也不可能去谁家,只有在临州买房安家了。
可是钱丰溢的口袋一直丰溢不起来,买房变成了遥不可期的事情。当年的山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