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武让只感觉一阵天旋地转。
尽管之前有所准备,但他还是寄希望于不空时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心中抱着记忆中的那件事情不会发生的可能。
但当事情真的发生的时候,他心里涌现出浓浓的负罪感。
“有手机了不起啊,你装个什么玩意儿?老子说话你到底听没听见?”
王君班里的那个男生还在喋喋不休的,武让不由得一阵烦躁。
他红着眼,从牙齿里面蹦出一个字儿:“滚!”
肖传猛然一愣,随后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骂了。
他想要动手,可是看到武让那通红的眼珠子的时候,莫名地怂了武让也没有搭理他,直接转身离开。
……
庆县凌云公司总经理办公室,耿权放下手机,长叹一口气。
发新闻的事情,他从头到尾都有参与。
武让的布置,总是让他看不大明白。
可是得知矿难发生的消息之后,耿权下意识地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于是便给武让打了个电话。
武让的反应,却出乎意料的大。
耿权皱着眉头,开始推敲这件事情,对凌云公司到底有什么影响。
想到张燕来的那一篇报道,耿权莫名地有些心烦。
毕竟,矿难这种事情,在河东省这种产煤大省,算是一个禁忌。
通常情况下,媒体是不会自己踩雷的。从这个角度看,张燕来发文本来就有些蹊跷。
若是因为矿难,联系到张燕来的那篇报道,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深挖下去,很可能凌云公司也会被牵扯到其中。
……
事实证明,耿权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张燕来的那篇报道,并非是可能被人注意,而是已经被人注意到了。
龙城周刊发出之后,不到半天时间,在社会上就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只不过,对于张燕来来说,并不是什么太好的反馈。
龙城周刊虽然只是一份地区性的周刊,但是作为龙城报社的主要刊物之一,每一期发行量足有三百万份。
而“锦江专栏”是龙城周刊的明星栏目,读者数量及其广泛。
齐选让张燕来将文章发表到锦江专栏,从某种意义上说,并非是为了帮他。
如果张燕来真的给力,他的东西发到锦江专栏,被读者认可,对他自己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
但是,这种可能性实在是太低了。
他没有报社的特约作者张锦江的那种诙谐幽默的笔触,思想高度更是差着十万八千里。
一篇类似于小说的“纪实性”报道发出去,可以说是立马让张燕来恶名大燥。
快下班的时候,龙城报社之中,副总编罗敏阴沉着脸将张燕来叫进办公室。
“这是你那篇东西的读者反馈,自己看看吧。”
罗敏的脸色极其难看,但仔细分辨,却是有些幸灾乐祸的意味。
张燕来有些莫名其妙,今天上午龙城周刊发刊之后,他心情大好。
因为只要那篇内容发出去,自己就可以去乔先生那里领剩下的五万块了。
所以,这一整天,张燕来都有些魂不守舍的,幻想着自己拿到钱之后应该怎么去挥霍。
“什么反馈?”
没有下班成功的张燕来有些不耐烦,拿起罗敏拍在桌上的那一叠稿纸。
稿纸上,是报社的接线员做的一些电话记录。
“这一期的锦江专栏是怎么回事?发的这是什么狗屁玩意儿,张锦江去哪儿了,怎么把专栏交给一个莫名其妙的人写?”
第一条,就让张燕来气歪了鼻子。
不算进入报社的这十多年,在上大学的时候,他在学校里也有一个小小的才子称号,对自己的文笔极为自负。
现在被人指着鼻子骂,让他感觉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成吨的伤害。
记录的接线员,显然也是一个菜鸟,别人怎么说,他就怎么写,连骂人的话都一字不差地记录下来。
张燕来黑着脸,继续往下看。
“锦江专栏不是点评时事的嘛?好好的写屁的矿难啊,我们家那口子就是在矿难中走的,你们是不是非要揭我们这些家属的伤疤?”
“这个记者写的东西,含含糊糊的,想要抹黑煤老板和国家政策,用心险恶,简直是混账!”
……
张燕来看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