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这时的王鳌已经胆子比较大,不愿为人干活,开始寻找合适的机会自己单独做生意。
当时青州地区的茶叶产量甚少,主要作为药用。不过渐渐地茶的用途已从药用转向饮用,民间到处煮饮,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换钱取饮,以致风俗贵茶。王鳌便开始到荆州贩运茶叶到青州,由于他精明能干,很快就挣了一大笔钱,手下已经雇了十几个伙计,他颇有点踌躇满志的味道。
这时朝廷开始鼓励“茶马互市”这种贸易方式,即用茶叶去换回北方的战马,以及纺织品等。官府在全国许多地方设立了商业货栈——回图务,回图务承担起“茶马互市”的中转作用,它既是茶叶北销的转运站,又是茶叶的直接销售点。茶、缯纡之类纺织品交易对象主要是蜀国地区,茶、马交易主要对象是北方少数民族。
虽然茶叶生意很好做,但是官府抽取的税收也比较重,精明的王鳌总是想方设法能够逃避一些税收,他可不想让自己的血汗钱白白地流入那些贪官的口袋中。
这天,他和他最得力的伙计阿贵运着一批从荆州买来的上好虎井茶叶到郢州,希望能大挣一笔,然后再好好休息一下。王鳌现在虽然是老板,不用再那么辛苦地干活了,但是长途跋涉还是免不了的,这次到郢州,是大虞最远的地方,再过去就是蒙兰大草原。其实大虞到了郢州这边的边境地形已经是尖锐的突起,郢州已经深入了蒙兰大草原中很远,只有一条狭长的地带,四周全是茫茫的长草。
此刻他们行走在唯一的一条通道上,四周是苍茫的一片,王鳌兴奋地道:“阿贵,我们这次已经是比较远了,不过也虚此行啊,能看到这么壮阔的景色。”
阿贵担心地道:“少爷,再远了怕不妥吧。”
王鳌安慰他道:“放心吧,现在乌兰人和我国讲和,我们只要公平交易,是不会有事的。”
忽然前面尘土飞扬,响起一阵急剧的马铃声,看样子有一大股马队从这里经过。王鳌命令手下道:“记着,我们只和乌兰人做生意,其他民族的人我们不做,我们只管走路,千万不走惹事。”伙计们答应了。因为现在乌兰人北面的部落大鸠人朝政混乱,那里盗贼横行,所以他们当然不愿意和那些土匪一样的人做生意,那些人因为价格太高或者一言不合就可能杀人放火,这样的人当然谁也不愿意和他们打交道。
但是当马队经过时,王鳌还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那些人一个个剃着奇怪的发型,基本上头上黑一块,白一块,黑的是浓密的头发,白的则是光溜的头皮,那留下来的头发一般都很长,他们身上皮着虎豹狼皮,有的露出了肩膀,上面刺着一个奇形怪状的鸟头。
阿贵喃喃道:“大鸠人,大鸠人……”
为首的一名大鸠男子毛发很长,一脸的络腮胡子,耳朵上吊着几个粗大的金色耳环,头戴着毡帽,穿圆领窄袖紧身左衽长袍,紧束革带,佩匕刀,脚蹬皮靴,神态威武。大鸠族的先人活动于乌兰大草原的东北黑水河一带,以狩猎游牧为业,逐水草放牧,居无定所,所居之地气候严寒,须穿皮衣取暖,因而他们用貂等皮制成皮衣,“以毛毳为衣”。现在大鸠人学会了种植桑麻,并将桑麻织成布匹,然后再制作成丝帛衣服,这比一年四季无论寒暑都穿皮衣方便多了,现在服饰和大虞国民已经没有了太大的分别,不过服饰上仍然保有不少北方草原民族的特色。
那为首的男子看到了王鳌的商队,目光炯炯,朝着王鳌叽里咕噜地大声说了一通。王鳌听不懂他的话,也不想和他们做生意,就没有理睬。
跟着他对着紧跟在他身手一个穿开襟短皮衣,腰系帛带的三角脸的汉子叽里咕噜地说了一通,那个汉子点了点头,对着自己马挥了一鞭,拍马赶到王鳌面前,用大虞话问道:“我们首领问你们是不是大虞国的商人?”
王鳌不愿意理睬他们,没有回答,阿贵怕得罪他们,回答道:“是的。”
三角脸汉子道:“你们车上装的是什么?是茶叶吗?”
王鳌照旧不说话,阿贵看了看王鳌,没有回答。三角脸汉子又问了一句,依旧没有人回答。他大感颜面扫地,立即退回到那个首领面前,叽里咕噜地说了一通。
那个首领怒气冲冲地赶到王鳌面前。
王鳌这才道:“不错,我们车子里装的是茶叶,是到前面的巴库是卖的。”
那首领说了一句,那个三角脸汉子翻译道:“卖给我们吧。”
王鳌道:“不行,我们的这批货已经有乌兰人订了。”
那首领道